中美貿易聚焦稀土與穩定幣法案,亞洲經濟面臨新挑戰與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美貿易焦點轉向稀土與穩定幣法案,亞洲經濟面臨新挑戰和機遇
中美倫敦貿易談判的突破顯示稀土成為雙方焦點,尤其是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達70%,這對國防產業構成威脅[1]。此外,美國國會即將通過穩定幣法案,這將刺激美債需求,法人看好債市回暖的潛力,建議投資者把握高殖利率機會[2]。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在面對供應鏈風險與資金流動性挑戰時,正尋求新的平衡與機會,特別是在科技與金融領域的交互影響下。
中國擴大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至55國,旨在促進短期旅行及國際商務,這一政策將吸引更多外國遊客進入中國市場,進一步增強與東協國家的經濟合作[3]。相較之下,日本政府則考慮取消外國遊客的購物免稅政策,並提高國際觀光旅客稅,雖然此舉意在減輕國民負擔,但可能會對日本的觀光業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亞洲旅遊市場中[4]。隨著中國政策的推動,市場對於亞洲旅遊的吸引力將重新洗牌,企業需密切關注這些政策變化對於旅遊及商務活動的長期影響。
美中貿易協議草案的達成凸顯了中國稀土對美國國防的重要性,尤其在供應鏈緊張的背景下,這一資源的控制權使美方對潛在中斷感到不安[5]。同時,達麗建設 (6177-TW) 預計2024年將實現超過半個股本的獲利,並計畫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顯示出在信用管制影響下,企業仍能透過策略調整維持成長[6]。這些動態反映出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中,企業與國家間的資源配置與市場策略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
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顯示出對美元避險地位的質疑,根據歐洲央行報告,黃金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官方國際準備資產,佔比達20%[7]。儘管未來幾個月購金動能可能放緩,但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分散準備需求仍將支撐黃金價值,特別是中國、印度及土耳其等主要買家的需求持續上升。與此同時,美國財長貝森特指出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市值將達2兆美元,並強調這將進一步增強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政府也在推動相關立法以確保穩定幣由高質量資產支持,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仍將受到重視[8]。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波段回檔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