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緊張升溫,全球市場迎接供應鏈挑戰與數位轉型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中貿易緊張升溫,全球市場面臨供應鏈挑戰與數位轉型風險
波音 (BA-US) 最近恢復向中國交付商用客機,標誌著中美航空貿易的重啟,這一動作在中國政府解除對波音飛機的進口禁令後進行,顯示出供應鏈的部分解凍[1]。然而,隨著美國商務部暫停核准向中國出口核電設備的許可證,貿易戰的緊張局勢再度升溫,顯示出供應鏈限制的擴大[2]。儘管雙方曾同意撤回部分高額關稅,但美方對中國的指責及中方的反指控,無疑為未來的貿易關係增添了不確定性,特別是在航空和核能等關鍵領域,市場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對供應鏈的長期影響。
在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與企業家馬斯克之間的對抗因政策分歧而加劇,雙方在社交媒體上展開激烈攻擊,顯示出川普面對一位同樣擅長社交媒體的對手,改變了他的政治格局[3]。同時,中國對美國三大車廠供應商核發臨時稀土出口許可,顯示出對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微調,這可能緩解近期的稀土大戰,並對汽車及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產生影響[4]。這些事件不僅反映了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揭示了全球市場在政治與經濟交錯下的脆弱性,未來的發展將對國際貿易及科技產業帶來深遠影響。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德國總理梅爾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會談顯示出德國在防衛及貿易政策上的彈性,梅爾茨計畫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5%,以回應美方要求,並強調與美國的長期依賴[5]。同時,德意志銀行 (DBK-DE) 積極探索穩定幣及數位資產支付,顯示出對數位金融的信心,並計畫利用區塊鏈技術提升支付效率,這反映出大型銀行在數位資產市場的佈局策略[6]。在美國,儘管5月就業市場增長放緩,失業率仍維持在4.2%,聯準會(Fed)對降息的態度保持謹慎,顯示出經濟基本面仍然穩健[7]。此外,瑞士政府要求瑞銀集團 (UBS) 增資260億美元以降低金融風險,這一改革方案可能影響股東回報,並引發政黨間的分歧[8]。整體而言,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政策調整與數位化轉型的雙重挑戰,未來的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