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動態:核能需求上升與中美貿易緊張影響全球經濟
Meta Platforms (
META-US) 與核能業者簽署的20年電力購買合約,顯示出其在應對人工智慧需求上對核能的重視。合約價格每兆瓦時約80美元,低於微軟的110美元,反映出市場對於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加劇
[1]。美國財長貝森特在瑞士會議上強調中國需轉型為消費驅動經濟,以應對房地產市場供給過剩的挑戰,並對中美貿易協議的執行表示擔憂,這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
[2]。隨著科技公司對核能的需求上升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持續,市場將密切關注這些動態對能源價格及全球經濟的潛在影響。
通膨壓力在美國持續存在,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波斯提克強調在降息問題上需保持審慎,並觀察關稅對物價的影響,尤其是4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年增率已超過聯準會目標
[3]。同時,健身器材公司派樂騰 (Peloton Interactive)(
PTON-US) 推出二手交易平台「Repowered」,旨在利用AI工具促進閒置健身器材的交易,並吸引新客戶,股價因此小幅上漲
[4]。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企業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時,積極尋求創新商機以應對市場挑戰,並反映出消費者行為的變化。
德意志銀行首席策略師查達上調標普500指數年底目標至6,550點,顯示出市場對川普政府貿易政策調整的信心,尤其是「TACO trade」概念的流行,這表明企業基本面仍強勁,支撐股市持續上揚
[5]。然而,美國4月JOLTS職缺意外增加,顯示就業市場韌性,但裁員人數上升及關稅不確定性仍對未來就業增長構成挑戰
[6]。同時,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可能導致德國汽車產業面臨生產中斷風險,全球供應鏈的挑戰愈加明顯
[7]。在此背景下,韓國新總統李在明的當選或將影響亞太地區的經濟政策走向,進一步影響市場情緒
[8]。整體而言,市場在面對政策變動及供應鏈挑戰時,仍需保持謹慎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