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美國就業、貿易政策與供應鏈挑戰交織影響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美國就業市場與貿易政策影響深遠
美國4月JOLTS職缺意外增加至739.1萬,顯示就業市場韌性仍在,但企業因成本壓力而採取保守用人策略,反映勞工轉職信心減弱[1]。此外,北約要求歐洲成員國強化防空能力,以應對俄羅斯威脅,計劃在即將召開的國防部長會議上討論[2]。這些動態顯示,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交織,市場需密切關注就業數據對聯準會政策的影響及防務支出對歐洲經濟的潛在影響。
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已引發德國汽車產業的生產中斷風險,德國汽車工業協會 (VDA) 警告供應鏈受阻可能導致停工,顯示出全球汽車供應鏈的脆弱性[3]。同時,OECD下修美國2023年GDP成長至1.6%,指出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拖累,並呼籲各國合作解決貿易問題。川普政府似乎不會對此過於緊張,反而可能將批評視為政策奏效的證明[4]。這些因素共同反映出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供應鏈和貿易政策方面,市場需密切關注這些動態對產業的影響。
美國股市表現平淡,主要指數波動不大,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及貿易談判的關注持續升溫,尤其是在OECD下調全球成長預測後,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5]。台灣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進入密切協商階段,台灣政府面臨如何在美方要求與本地產業利益間取得平衡的挑戰,這對科技業及全球供應鏈穩定至關重要[6]。隨著貿易壁壘影響企業信心,市場對未來的波動性預期上升,顯示出當前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
OECD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因保護主義上升而下修至2025與2026年的2.9%,美國經濟成長率也因貿易緊張及高關稅影響降至1.6%與1.5%[7]。此外,美國對越南提出減少對中國依賴的艱難條件,若未能達成協議,將對越南經濟造成重大挑戰,因其製造業深受中國供應鏈影響[8]。這一系列動態顯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企業需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以應對潛在風險。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