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貶值促資金撤離,企業轉向不動產與短期債券應對市場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元貶值加劇資金撤離,企業轉向不動產及短期債券應對市場波動
美元在今年前五個月創下歷史最差開局,累計下跌8.4%[1],而川普政府的「899 條款」可能進一步削弱其吸引力,促使資金尋找替代品,導致外資撤離美國資產。與此同時,企業透過「售後回租」模式活化資產,顯示出對穩定投資物件的需求上升,尤其在市場波動中,企業主逐漸將資金轉向不動產[2]。這一趨勢反映出資本運用的靈活性與市場適應能力,未來或將吸引更多倉儲物流業者進駐,形成新的投資熱點。
美國財政赤字突破1.8兆美元的背景下,主要債券投資機構如 PIMCO 和 DoubleLine Capital 正在減持30年期美債,轉向短期債券以應對市場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顯示出「棄長逐短」的風潮[3]。同時,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對美國債務水準的警告引發爭議,財政部長貝森特則認為其言過其實,並計劃在2028年前改善財政狀況[4]。這一系列動態反映出市場對美國長期經濟治理能力的質疑,並可能影響未來的借貸成本及投資策略。
金寶 (2312-TW) 在中東市場的布局面臨挑戰,儘管潛力巨大,但因當地政府要求設廠及資源限制,進展緩慢,預計今年不會有實質貢獻[5]。相對而言,台積電 (2330-TW)(TSM-US) 則在AI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董事長魏哲家強調全球AI客戶均與其合作,並對未來訂單持樂觀態度,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6]。這兩者的市場動態反映出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地緣政治與資源挑戰時,企業需靈活調整策略以維持競爭力。
柏文 (8462-TW) 在股東常會中宣布計劃新增9個健身據點,並透過同店成長及提升會員消費來推動全年營收顯著增長,顯示出其對市場需求的強烈信心[7]。同時,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強調,台灣數位經濟產值已突破兆元,顯示產業成長迅速,並針對Google移除中華電信憑證事件啟動備援機制,確保政府網站運作不受影響[8]。這些動態反映出台灣在健身及數位經濟領域的雙重成長潛力,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動能均線獲利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