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台北股市下跌外資賣超,金融股逆勢上漲;全球經濟前景堪憂中美貿易與日債壓力加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北股市今日下跌,外資賣超30億,金融股逆勢上漲,市場情緒謹慎

台北股市今日收盤下跌,集中市場加權股價指數報21652.24點,顯示出市場面臨解套賣壓的情況,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6.45億元,其中外資賣超30.32億元,自營商則賣超68.28億元,僅投信逆勢買超62.15億元,顯示出市場情緒偏向賣出[1]。儘管大盤走弱,金融股卻逆勢上漲0.34%。外資對永豐金 (2890-TW)、凱基金 (2883-TW)及台新金 (2887-TW)等金控股的偏好,顯示出資金流向的明顯趨勢。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成交量未見明顯放大,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在操作上應保持謹慎[2]
今日台北股市收盤21652.24點,下跌18.72點,結束四周的上漲趨勢,成交值達3075.03億元,顯示市場在解套賣壓下出現調整[3]。專家分析,當前市場呈現價量背離,暗示短期內可能面臨高檔震盪,尤其是電子股中的台積電 (2330-TW) 表現不如預期,反映出市場情緒的轉變。隨著投資者對未來市場走勢的謹慎態度,短期內需密切關注市場動向及資金流向,以判斷後續的投資機會。

美元走弱、貿易格局變化及日本債市壓力加大,全球經濟前景不容樂觀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關稅後,美元匯率面臨多重壓力,美元指數已下跌近4%。美銀全球研究的策略師指出,美元將持續走軟,並強調經濟衰退及財政政策的影響不容忽視[4]。同時,台積電 (2330-TW)(TSM-US) 向美商務部提交意見書,呼籲豁免半導體關稅,顯示出企業在面對政策變化時的應對策略[5]。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市場對於美元走勢的擔憂及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的調整,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走向及其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中美貿易動態顯示出顯著變化,貨攬業者台驊 (2636-TW) 創辦人顏益財指出,中國至美國的艙位需求激增三倍,顯示出中國工廠的出貨需求強勁。儘管面臨資金周轉困難,業者仍選擇虧損出貨以抓住關稅豁免機會,這使得運價飆升至3800美元,內陸航點更是超過1萬美元[6]。與此同時,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會談中重申取消關稅的立場,強調汽車關稅對日本經濟的深遠影響,並希望透過合作創造美國就業機會[7]。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貿易格局的調整,尤其是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依賴逐漸減少,轉向東南亞市場,未來貿易政策的變化將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日本債券市場面臨拋售壓力,巴克萊指出政府可能要求國營機構如日本郵政購買日債以穩定市場,但此舉恐導致這些機構拋售美債,進一步影響全球資本流動[8]。同時,美國對歐盟施壓要求單方面降關稅,若無法達成共識,將可能引發貿易爭端升級,影響雙邊經濟關係[9]。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市場在面對通膨、利率上升及貿易摩擦等多重挑戰下,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聯準會 (Fed) 擁有特殊地位,強化其獨立性,降低市場對川普可能干預貨幣政策的擔憂。這一決定有助於維護Fed的決策自主權,並可能影響未來的升息路徑[10]。同時,專家對日本資產的前景開始產生擔憂,尤其是日元套利交易的風險,因為若日本公債殖利率飆升,將可能對美國金融市場造成衝擊[11]。隨著全球市場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提升,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日本長天期公債的殖利率動向,以評估其對全球資本流動的潛在影響。

鴻海與沙烏地阿拉伯電動車合作順利,中國銀行業面臨資金壓力,鴻勁精密擴張應對新興技術需求

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近日表示,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電動車合作進展順利,未來將在當地設立零組件產能,並對汽車進口關稅持正面看法,認為若雙方無關稅將促進公平競爭[12]。同時,中國A股市場持續震盪整理,三大指數連續兩日下跌,專家指出短期內市場將維持高檔震蕩,並關注政策對經濟數據的影響。然而,中長期內在擴大內需政策及新興產業推動下,仍有上行空間[13]。這顯示出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加劇,與中國市場的波動性,將成為未來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的焦點。
在此背景下,中國銀行業在2023年第一季面臨淨利差創歷史低點的挑戰,淨利差縮減至1.43%,81%的上市銀行低於1.8%的警戒線,顯示出融資成本上升與利差壓縮的矛盾[14]。為應對企業信用風險,中國政府已批准5000億元的資本注入計畫,顯示出銀行業在支持實體經濟與自身穩健經營之間的艱難平衡。另一方面,鴻海 (2317-TW) 及鴻華先進 (2258-TW) 透過發行海外存託憑證 (GDR) 進行現金增資,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未來不排除引入策略夥伴,旨在增強公司競爭力並應對營運資金需求,這一策略或將對原股東造成股權稀釋[15]。整體而言,中國銀行業與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中均面臨資金壓力,未來的市場動向值得密切關注。
此外,鴻勁精密 (7769-TW) 副總翁德奎指出,隨著AI與高階封裝技術的興起,測試機需求顯著增加,訂單已延伸至第三季,顯示出市場對於手機應用處理器的需求雖然有所下滑,但AI與HPC的接單比例高達78%,顯示出公司在新興技術領域的強勁動能[16]。鴻勁計劃在台中興建新倉庫與生產設施,以應對未來的市場需求,尤其是蘋果將採用WMCM封裝技術以解決熱管理問題,這將進一步推動公司的成長潛力[16]。隨著車用市場占比增至12%,鴻勁的全球布局策略將有助於增強其營運韌性,未來將持續專注於AI/HPC及高精密測試需求,顯示出其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營收獲利增加

#低股價淨值比起漲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