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持續上漲外資買超,全球市場面臨不確定性與新機遇交織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持續上漲至21803.91點 外資買超顯示市場信心回暖
台股今日持續上漲,收在21803.91點,漲幅277.88點,成交值達2970億元,顯示出市場對電子及金融權值股的強勁信心[1]。三大法人合計買超387.43億元,其中外資連續第二日買超302.32億元,顯示外資對台股的布局持續增強,並反映出市場情緒的回暖。自營商及投信也分別買超35.95億元和49.16億元,整體籌碼動向顯示出投資者對未來市場的樂觀展望。在全球資金流入的背景下,台股可能迎來更為穩健的成長動能。
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日本公債危機、中東油價上漲與中國AI潛力交織影響投資信心
日本公債市場面臨「買方罷工」的挑戰,導致殖利率飆升,顯示出市場對央行縮減購債的擔憂加劇,尤其是長期債券需求降至十多年來的低點,這使得市場對本土機構的依賴減弱,進一步加大了價格下跌的風險[2]。同時,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潛在攻擊計劃引發市場對中東石油供應中斷的擔憂,國際油價因此上漲超過1%,顯示地緣政治風險對能源市場的影響仍然顯著[3]。隨著這些因素交織,市場情緒變得更加不穩定,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央行政策會議及原油庫存報告,以評估未來的市場走向。
摩根士丹利最近閉門會議探討中美貿易戰及中國AI產業的潛力,儘管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解,但高關稅及地緣政治挑戰仍然存在,促使投資者轉向人民幣資產及亞洲市場,並指出中國AI將在2030年前顯著貢獻GDP[4]。此外,美國債務危機再度引發關注,穆迪調降信評使共和黨減稅計畫面臨挑戰,將導致年度赤字增加超過1兆美元,進一步加劇市場對美國債務風險的擔憂[5]。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全球資本流向及市場情緒,顯示出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投資策略愈發重要。
寧德時代 (03750-HK)(300750-CN) 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籌資356.57億港元,並計劃將九成資金投入匈牙利電池生產項目,顯示其全球擴張策略正逐步轉向歐洲,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內競爭和貿易壁壘[6]。與此同時,台灣立法院對於4100億元的經濟及國土安全預算草案進行審查,卻因對「國土安全韌性」的定義存在分歧而未能達成共識,顯示出在資源配置上,政府與立法機關間的協調仍需加強[7]。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及地方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時,企業與政府的應對策略正在持續調整,未來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與市場走向。
羅伯特·清崎警告全球金融體系面臨潛在危機,呼籲投資者轉向黃金、白銀及比特幣等實體資產,並提及美國學生貸款的崩潰可能成為壓垮金融體系的最後一根稻草[8]。在此背景下,新加坡在2025年全球最幸福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三,顯示其在經濟繁榮、醫療保障及治理體系方面的卓越表現,並且人均GDP超過9萬美元,失業率低於2%[9]。這些現象反映出在不確定的全球經濟環境中,實體資產的價值及穩定性愈發受到重視,而新加坡的成功模式則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經濟治理範本。
台灣科技創新蓬勃發展,港股反彈市場情緒回暖,黃金投資需謹慎評估策略
在2025 GTC Taipei 大會上,鴻海 (2317-TW) 展示了其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創新,特別是AI護理協作機器人「Nurabot」,該機器人能有效減少護理工時,顯示出數位健康技術的潛力[10]。同時,華擎 (3515-TW) 的子公司永擎 (7711-TW) 也在 COMPUTEX 2025 展出基於NVIDIA MGX架構的AI伺服器,強調其液冷散熱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將成為未來AI工廠的重要基石[11]。這些發展不僅顯示出台灣在智慧醫療及AI伺服器領域的技術進步,也反映出企業對於數位轉型的重視,未來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成長與創新。
港股持續反彈,恒生指數上漲0.62%至23827.78點,成交額達2162.54億港元,顯示市場情緒逐漸回暖,尤其是黃金和醫藥股表現亮眼,赤峰黃金和凱萊英分別上漲近14%和13%[12]。同時,阿里影業大漲近23%,並計劃更名為大麥娛樂,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儘管摩根士丹利上調中國2025年GDP增長至4.5%,但分析師仍認為基本面尚不支持牛市開啟,市場將持續震盪[12]。另一方面,鴻海在半導體領域的全球布局持續擴展,首次進入非洲市場,並計劃與法國企業合資建設先進封裝工廠,顯示其對半導體應用的重視和未來產能的信心[13]。隨著南向資金持續流入,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重估空間也引發關注,未來港股的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偏弱機會股
#下跌三黑K線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