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格局變化:美中貿易戰影響深遠,台灣出口強勁,科技市場競爭加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8 18:00
全球貿易格局變化:美中貿易戰影響華盛頓州,台灣出口強勁,中國AI自給率提升
美中貿易戰對華盛頓州的象拔蚌產業造成了嚴重衝擊,導致當地潛水員失業及業務停擺,反觀加拿大卻因關稅較低而成為中國的主要供應國,意外受益[1]。同時,台灣4月出口表現亮眼,年增近30%,資通訊產品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出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的強勁需求,並受到美國暫緩關稅的正面影響[2]。這一系列變化反映出全球貿易格局的調整,企業需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及政策風險,以維持競爭力。
在港股方面,市場近期震盪中小幅上漲,恒生指數收報22775.92點,主要受到軍工股強勁表現的推動,尤其是中航科工因印巴衝突而大漲超過6%[3]。此外,LG新能源以3兆韓元收購通用汽車在美國的合資電池廠股份,顯示出在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下,企業正積極尋求本土製造以維持競爭優勢[4]。市場分析指出,隨著中美經貿會談的進展及聯準會的利率政策,短期內股指可能呈現震盪偏強的格局,特別是在電動車及儲能系統需求上升的背景下,相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將持續受到關注。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重申不會降低對中國的關稅以促進貿易談判,但中國股市三大指數仍顯示出韌性,滬指、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均上漲,顯示市場對貿易緊張局勢的反應相對平淡[5]。然而,豐田汽車預測本財年利潤將下降21%,主要受到美國關稅壓力及日元升值影響,顯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企業盈利的壓力加大[6]。在此背景下,市場需密切關注即將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影響,特別是對汽車及科技產業的長期影響。
烏克蘭財政部長馬爾琴科表示,未來30年內不打算償還接近GDP的債務,顯示出該國在戰爭影響下的財政策略,儘管債務比率接近100%但因多數為優惠貸款,負擔相對輕微[7]。同時,中國在GPU自給率方面的迅速提升,預計到2027年將達82%,顯示出其在AI產業的自給自足能力將顯著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鏈[8]。這兩者的發展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烏克蘭依賴外部支持的同時,中國則在技術自主上取得突破,未來可能重塑國際市場的競爭態勢。
中華電信與華通強勁獲利,Momenta攜手Uber推自動駕駛技術,科技市場競爭加劇
中華電信 (2412-TW) 在第一季展現出強勁的獲利表現,稅後純益達98億元,超過市場預期,顯示其行動服務市占率提升至40.5%及企業客戶ICT業務的穩定增長,反映出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1]。此外,華通 (2313-TW) 也報告了稅後純益13.13億元,年增32.28%,受益於消費電子及低軌道衛星需求,並計劃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以提升產能利用率[2]。這兩家公司均顯示出在各自領域的增長潛力,並在全球經濟環境中尋求擴展機會,特別是在美國市場的布局,預示著未來的成長動能。
中國自駕技術公司 Momenta 與 Uber (UBER-US) 的合作,標誌著自動駕駛商業服務的技術多元化,Momenta 將其多模態漸進式策略與 Uber 的 Robotaxi 部署相結合,顯示出在特定場景的優勢[3]。同時,智慧手機市場的競爭也在升溫,華為和小米的市佔率接近,特別是小米推出的 MiMo 模型,顯示出其在 AI 生態系統中的野心[4]。這些趨勢不僅反映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預示著未來技術路線的多樣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
台新銀行遭罰600萬影響1400客戶,歐盟暫緩對美關稅報復,光寶科4月營收年增26.5%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避雷針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