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僵局加劇,Grab收購影響市場,A股薪酬增長凸顯經濟多樣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7 21:10
中美貿易僵局加劇,Grab收購計畫與歐盟關稅引發市場波動
中國商務部對自印度進口的氯氰菊酯徵收高達166.2%的反傾銷稅,顯示出中方對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強硬立場,並可能影響中印貿易關係。尤其在美國副總統訪印之際,印度或意圖迎合美方對中國的打擊策略。與此同時,Grab (GRAB-US) 擬以70億美元收購印尼競爭對手GoTo,若成功將重塑東南亞共享出行市場,並面臨反壟斷審查。這一交易可能使Grab在區域市場中占據85%的市佔率,顯示出市場整合的趨勢與競爭壓力的加劇。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貿易與市場動態的複雜性,企業需靈活應對政策變化與市場競爭。 [1][2]
在美中經貿高層首次會談於瑞士舉行之際,中方將此次會議定性為「接觸」,顯示雙方在關稅問題上的僵局仍未打破,這對於全球貿易環境的穩定性構成挑戰。美國財長強調會議重點在於緩解緊張,而非達成具體協議,這使得市場對未來貿易政策的預期變得更加謹慎。與此同時,德國豪華車廠寶馬 (BMW) 對美國即將調整的汽車關稅持樂觀態度,並堅持全年財測展望不變,顯示出其對市場回暖的信心。BMW的財務長指出,儘管面臨短期挑戰,但公司仍在積極與美國政策制定者對話,預期將有政策變化,這反映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尋求穩定的策略。整體而言,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將影響企業的營運策略及市場信心,未來的經濟走向值得密切關注。[3][4]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即將展開,中國政府推出人民幣2.1兆的經濟刺激計畫,旨在穩定內需並提升市場信心,這一舉措使得中國股市及美股期指均出現上揚。然而,分析師對於會談結果持保留態度,認為降稅幅度可能有限,若情勢惡化,中方可能進一步加碼刺激措施,顯示出其應對策略的靈活性。同時,佳世達 (2352-TW) 在法說會中指出,儘管預期第二季營收成長,但面對關稅、匯率及地緣政治等多重挑戰,獲利將承受壓力,顯示出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特別是在顯示器及網通業務中,客戶需求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其財務表現。總體而言,市場對於中美會談的期待與企業獲利的壓力形成鮮明對比,未來的經濟走向仍需密切關注。[5][6]
歐盟對波音 (BA-US) 開徵關稅的計劃,顯示出美歐貿易談判的僵局可能導致更深層的貿易衝突,尤其是在航空領域,這將影響到約1,000億歐元的商品清單,並引發空中巴士 (Airbus) 的對等關稅呼籲,航空業者則擔心成本上升。與此同時,台塑 (1301-TW) 和南亞 (1303-TW) 預期第2季營收將因下游需求增強而成長,受惠於新台幣升值及美國對中國以外國家的關稅暫緩。然而,南亞對未來六個月的展望仍持保守態度,因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特別是美國的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因素如俄烏戰爭的影響。 [7][8]
A股薪酬增長3.2%對比美國航空業利潤壓力,顯示全球經濟多樣性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低股價淨值比起漲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