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前景不明,全球市場面臨挑戰與機遇,A股薪酬增長顯示市場信心回暖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美貿易談判前景不明,全球市場面臨挑戰與機遇
美中經貿高層在瑞士的首次會談被中方定性為「接觸」,顯示雙方在關稅問題上的僵局仍然影響貿易前景,尤其是美方的單邊關稅政策引發中方強烈關注,這一情勢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與此同時,德國豪華車廠寶馬 (BMW) 對美國即將調整的汽車關稅持樂觀態度,並堅持全年財測展望不變,顯示出其對市場回暖的信心。BMW的財務長強調,關稅措施是暫時的,並持續與美國政策制定者進行對話,這反映出企業在不確定環境中尋求穩定的策略。整體而言,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將是影響企業決策和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 [1][2]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即將展開,中國政府推出人民幣2.1兆的經濟刺激計畫,旨在穩定內需並提升市場信心,這一舉措使得中國股市及美股期指均出現上揚。然而,分析師對於會談結果的樂觀預期持保留態度,認為降稅幅度可能有限。若情勢惡化,中方可能進一步加碼刺激措施,顯示出其應對經濟挑戰的決心。另一方面,佳世達 (2352-TW) 在法說會中提到,儘管第二季營收預期成長,但面對關稅、匯率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獲利仍將承受壓力,這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的複雜性與挑戰。市場需密切關注中美會談的進展及其對企業獲利的潛在影響。[3][4]
歐盟對波音 (BA-US) 開徵關稅的計劃,顯示出美歐貿易談判的僵局可能導致更深層的貿易衝突,尤其是在航空業的影響下,空中巴士 (Airbus) 也呼籲對等措施以維護公平競爭。與此同時,台塑 (1301-TW) 和南亞 (1303-TW) 預期在下游需求增強的背景下,第2季營收將顯著成長,受益於新台幣升值及美國關稅政策的暫緩。然而,南亞對未來市場仍持謹慎態度,因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特別是美國的貿易政策及地緣政治風險。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著市場的供需平衡,未來的經濟走向仍需密切關注。 [5][6]
習近平應普丁邀請訪問俄羅斯,強調中俄在全球穩定中的重要角色,並呼籲推進多極化全球化。這一外交動作可能影響國際貿易格局,尤其是在美國貿易戰背景下,航空業面臨挑戰。廉價航空如西南航空 (LUV-US)、邊疆航空 (ULCC-US) 和捷藍航空 (JBLU-US) 營利能力下降,反觀傳統航空公司如達美航空 (DAL-US) 和聯合航空 (UAL-US) 受益於高端旅遊需求增長,顯示市場需求分化,未來航空業需調整策略以應對變化。 [7][8]
A股年報顯示薪酬增長與市場需求變化,台股外資回補信心回暖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