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I讀新聞

中美貿易談判加速,全球經濟復甦面臨挑戰與機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5-07 10:55


貿易談判進展加快 中美互動顯現合作機會 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仍存不確定性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透露,川普政府預計在年底前完成80-90%的貿易談判,並可能於本周宣布部分協議,這一消息推動美股期指上漲。台股開盤後雖然高開,但隨即因市場震盪而回落,跌近百點。貝森特強調,與17個貿易夥伴的協商進展順利,儘管尚未與中國接洽,但雙方已確認將啟動貿易談判,顯示出貿易緊張局勢有緩解的可能性。市場分析指出,若協議達成,將有助於降低關稅及貿易壁壘,進一步促進全球經濟復甦。然而,歐盟已準備對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顯示貿易風險仍然存在。 [1][2]
在國際貿易動態方面,加拿大總理卡尼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會談雖未達成具體共識,但雙方對於《美墨加協定》的未來仍展現出溝通的意願,顯示出兩國在貿易問題上的合作潛力。此外,美中雙方確認將啟動貿易會談,這一消息推動美股期指上漲,顯示市場對於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的期待。油價隨之上漲,反映出市場對於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儘管如此,投資者對於美聯儲的利率決策仍持謹慎態度,未來市場走向將取決於貿易談判的進展及政策走向。 [3][4]
中國目前積極展開與美方的接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於5月9日至12日訪問瑞士,與美國財長貝森特進行會談,顯示中美經貿關係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存。中方強調談判需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並對美方的單邊關稅措施表示關切,這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脈動。同時,中國金融監管總局宣布將推出8項增量政策以穩定房地產市場,這些政策不僅旨在引入更多資金,還包括支持小微企業及民營企業的融資措施,顯示出中國政府在面對經濟挑戰時的靈活應對策略,預示著未來市場的活躍度將有所提升。 [5][6]
美國總統川普強調不急於簽署貿易協議,並提出對所有出口至美國的國家統一課徵「最低關稅」的構想,顯示出美國在貿易政策上將更注重自身利益,可能改變傳統自由貿易的運作模式,這一策略或將影響全球貿易格局。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則宣布降準降息,釋放流動性以支持經濟增長,顯示出中國在面對經濟挑戰時的積極應對。這兩國的政策動向不僅反映了各自經濟的內部需求,也可能在全球市場上引發新的競爭與合作模式,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變化對市場的潛在影響。 [7][8]

科技產業面臨挑戰與機遇:自駕車事故、半導體重組與AI競爭加劇

亞馬遜 (AMZN-US) 旗下的自駕車公司 Zoox 因碰撞事故召回270輛無人計程車,顯示出自駕技術在實際運行中的挑戰與風險,可能影響其市場信心與未來發展。同時,超微半導體 (AMD-US) 決定終止與三星的4奈米訂單,轉而委託台積電 (2330-TW)(TSM-US),顯示出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重組趨勢。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地位持續強化,未來將可能吸引更多高端訂單,進一步推動其業務增長。這些動態反映出科技產業在面對挑戰時的靈活應變能力,並預示著未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將持續上升。[9][10]
美團閃購的崛起標誌著中國即時零售的轉型,憑藉其30分鐘送達的服務,迅速吸引了數億高頻消費者,並計劃聯合近3000個零售商以滿足廣大市場需求。預計即時零售將在2025年迎來爆發式增長,與傳統電商形成競爭格局。然而,美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及川普對聯準會的施壓,則可能削弱其獨立性,影響美債需求,推高殖利率,進一步壓抑房貸利率。當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4.33%,30年期房貸利率達6.76%。市場專家指出,若川普希望重啟房市動能,應該避免對聯準會施加壓力,以恢復市場信心。[11][12]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米爾肯研究所全球大會上強調,未來工作競爭將取決於個人對人工智慧的掌握,建議學習使用Perplexity和ChatGPT等工具以提升競爭力。儘管輝達股價因市場對成長的保留態度下跌15%,但微軟 (MSFT-US)、Alphabet (GOOGL-US) 和Meta (META-US) 的財報顯示對AI需求持樂觀,顯示科技股的投資價值仍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蘋果 (AAPL-US) 面臨關稅成本上升的壓力,預計將調漲iPhone售價,這可能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進一步考驗其市場策略的有效性。整體而言,科技產業在AI浪潮中仍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13][14]
美超微 (Super Micro)(SMCI-US) 公布的財測顯示出明顯的疲弱,預期第4季營收僅介於56-64億美元,調整後EPS也低於市場預期。全年營收預估下調至218-226億美元,顯示出客戶產品決策延遲及經濟不確定性對銷售的負面影響,導致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重挫近5%。儘管面臨短期挑戰,執行長梁見後仍對公司長期發展持樂觀態度,這反映出市場對於科技產業在不確定環境中的韌性仍有期待,未來需密切關注其如何應對關稅及經濟波動的影響。[15]

Powered by Yushan.AI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