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財報〉寶僑下修全年財測 關稅與消費疲軟夾擊營運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綜合外電 2025-04-24 20: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財報〉寶僑下修全年財測 關稅與消費疲軟夾擊營運(圖:REUTERS/TPG)

全球最大民生消費品製造商寶僑 (Procter & Gamble, P&G) 周四 (24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三季 (截至 3/31) 財報,該公司下修本會計年度的營收與獲利預期,反映出美中貿易戰加劇與消費者支出下滑正對企業造成實質衝擊。

在公布最新財報後,寶僑 (PG-US) 盤前股價下跌近 3%,截稿前跌幅收窄至 1.38%,每股暫報 163.45 美元。


展望未來,寶僑表示 2025 年全年淨銷售將與去年持平,低於原先預估的 2% 至 4% 成長;核心每股獲利 (EPS) 預測則自原本的 6.91 至 7.05 美元下修至 6.72 至 6.82 美元。

根據財報,第三季營收報 197.8 億美元,年減 2%,不如市場預期的 201.1 億美元。該季每股盈餘符合市場預估,毛利率也略為收斂,反映出價格調漲幅度放緩、銷量略減 1% 的綜合結果。

圖:寶僑財報
圖:寶僑財報

寶僑執行長詹慕仁 (Jon Moeller) 指出,在地緣政治與消費者信心波動交織的局勢下,公司正在調整短期展望。他補充:「我們在這樣充滿挑戰與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仍維持溫和的內增性銷售與 EPS 成長。」

詹慕仁稍早接受《CNBC》專訪時透露,公司可能會在下個會計年度 (7 月起) 進一步調漲產品價格。他直言:「關稅本質上具有通膨效應。」

他表示,川普政府在關稅議題上「保持相當開放的對話態度」,但企業仍須花費相當多時間觀察經濟走勢,「我們的工作不是制定政策,而是在該政策背景下達成最佳營運成果。」他也提到,近期美元走弱對公司「是個有利因素」。

在中國這個寶僑銷售與獲利排名第二大的市場,第三季營收年減 2%,雖較前一季 3% 的跌幅略有改善,但詹慕仁坦言:「中國的復甦仍需時日,前方道路將顛簸難行。」
 

美中關稅壓力升溫 供應鏈再成焦點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重啟高額關稅措施,企業供應鏈重塑議題再度升溫。寶僑表示,儘管公司約 90% 在美銷售產品於本土製造,但仍有 10% 的產品與原物料來自進口,其中約 15% 來自中國,包含包材與部分成品。

寶僑發言人指出,這些新增關稅將對公司成本構成壓力,公司可能考慮調漲價格以進行轉嫁。不過在目前消費環境疲弱下,漲價策略空間明顯受限。P&G 已連續幾季減緩漲價幅度,本季僅上調 1%,難以彌補銷量下滑。

近年寶僑面臨零售通路自有品牌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尤其在物價高漲、消費者預算受限的情況下,消費者轉向價格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對寶僑等品牌商形成挑戰。

全球需求不均 地區表現分化

寶僑表示,今年以來在亞洲、非洲與中東地區銷量走弱,部分受當地反西方情緒升溫所影響,拖累整體表現。而在美國市場,消費者在 2 月與 3 月的支出明顯轉弱。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如金百利克拉克 (Kimberly-Clark)(KMB-US) 與利潔時 (Reckitt) 也分別下修全年財測,顯示整體民生用品市場正面臨跨區域挑戰。

與此同時,雀巢 (Nestle) 與聯合利華 (Unilever)(ULVR-US) 則憑藉部分品類產品價格上漲與品牌力支撐,在最新財報中繳出優於預期的成績單,反映民生消費品產業內部仍有強弱分野。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