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世界正陷入一場大規模囚徒困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12 15: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研究員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對世界其他經濟體而言,無異於「經濟核彈」(圖: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將 4 月 2 日這一天稱為美國的「解放日」,但對世界其他經濟體而言,卻無異於一場「經濟核彈」的爆炸。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裘菊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實質上是藉助美國在全球政治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和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市場影響力,強行在世界範圍內攫取經濟利益,試圖緩解美國長期積累的國內債務、產業空心化等結構性問題。這項政策的代價將在未來幾個月逐步顯現:全球範圍內,尤其是在眾多發展中國家,將面臨企業破產、勞工失業和無數家庭再次陷入貧困的現實困境。


更令人遺憾的是,川普之所以能對全世界「徵稅」,並不是因為美國確實仍具備絕對的全球市場主導力,而是因為其他主要經濟體在面對美國時,陷入了一場典型的「囚徒困境」——在缺乏協調與團結的情況下,難以形成有效反制,反而被迫接受美國強加的經濟安排。

僅從商品貿易來看,美國無疑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 2023 年,美國進口商品總額約 2.98 兆美元,佔全球進口總額的 16%。不過,歐盟的整體商品進口規模與美國相差無幾,達到 2.72 兆美元,佔全球的 15%;同期中國的商品進口額為 2.14 兆美元,佔 12%。

如果將商品與服務貿易合併計算,全球最大的進口經濟體其實是歐盟,而非美國。 2023 年,歐盟的商品和服務進口總額(不含歐盟內部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超過 3.61 兆美元,高於美國的 3.57 兆美元,中國則為 2.89 兆美元。換言之,美國的進口總額僅相當於歐盟和中國合計進口額的 55%。

從進出口總額來看,歐盟同樣位居全球首位。 2023 年,歐盟的商品和服務進出口總額達 7.6 兆美元,比美國高出 1.2 兆美元。

除這三大經濟體之外,日本、英國、印度、加拿大、墨西哥和韓國也是全球主要進口國家,其各自的商品進口額在全球的佔比均為 3% 至 4% 之間。合計來看,這些國家在全球商品進口的佔比達 21%。若將商品和服務貿易合併計算,這幾個國家在 2023 年的進口總額達到約 4.7 兆美元,是美國進口總額的 1.3 倍。

由此可見,如果其他經濟體能夠聯合應對川普的關稅政策,並推出有力的反制措施,川普最終將不得不放棄「對等關稅」的策略。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23 年美國 GDP 中約有四分之一來自對外貿易,其中商品和服務出口佔 11%。與許多其他經濟體一樣,美國的經濟成長與繁榮高度依賴全球貿易體系。

當然,聯合反制聽起來像是一種極端手段,彷彿在互相投擲「經濟核彈」,有魚死網破之虞。但正如核威懾依賴「恐怖平衡」來維持和平,國際貿易同樣需要力量的對等與相互制衡,才能保持穩定與公平。目前對川普而言,最大惡夢恐怕正是其他國家的聯手反制——一旦這種局面形成,他要麼被迫放棄關稅政策,要麼面臨國內選民日益高漲的不滿與抗議。

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作為世界真正的第一大進出口經濟體,歐盟在面對俄烏戰爭、中東衝突以及如今的關稅脅迫時,幾乎處於失能狀態。成員國之間相互掣肘,布魯塞爾的政客各懷心思,一次次召開毫無實質結果的會議,徒耗時間與政治資本。中國作為川普關稅政策的主要打擊目標,已無太多戰略選擇的空間。而其他國家則不是按兵不動、觀望局勢,就是早已默默舉起了白旗。

結果是,世界各國彷彿陷入了一場困頓的「囚徒博弈」——在川普主導的規則下,彼此猜忌、缺乏信任,最終拱手將本國人民辛勤創造的經濟成果拱手讓與美國,而自己則一步步走向貿易混亂與經濟衰退的牢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