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泰製藥全年財測遠超華爾街預期!WSJ:陸生技業也迎來「DeepSeek時刻」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2-11 11:33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_next/image?url=https%3A%2F%2Fcimg.cnyes.cool%2Fprod%2Fnews%2F5858344%2Fl%2Fcb62edb915a893b6d5a11fce2d3501f4.jpg&w=3840&q=75)
美國製藥公司福泰 (Vertex)(VRTX-US) 周一 (10 日) 預測今年收入將大幅高於華爾街預期,主要得益於自家囊性纖維化藥物的強勁銷售,以及新批准的非鴉片類止痛藥 Journavx 的早期貢獻,該公司去年秋天宣布最新肺癌藥物試驗表現優於默克明星藥物—帕博利珠單抗,而兩年前福泰才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生技公司獲得這款新藥的授權。
《華爾街日報》上周五 (7 日) 報導,早在 2024 年秋天,生技產業便迎來 DeepSeek 時刻。無論就該產業還是整個科技領域而言,中國都在向價值鏈上游移動,從產品製造地轉變為更高精尖的創新中心,步入曾由美國主導的行業並展開競爭
中國生技業的繁榮反映出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崛起。一方面,過去 10 年有許多在美國接受訓練的頂尖科學家回到中國,促使上海周邊出現大批生物技術中心。另一方面,正如 DeepSeek 只靠有限預算與晶片資源能造出強大的聊天機器人一樣,中國生技業者同樣敢打敢拼,善於利用技能高超、成本較低、行動更快的人才隊伍。
不僅如此,中國製藥公司展開臨床試驗的成本只是美國同業的零頭,而近來中國監管系統的變化也簡化、加快了啟動科研所需的審批程式。中國創新能力正穩步提高,已開始擾亂美國藥物研發生態。數十年來,憑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等頂尖學術中心持續輸送的人才,美國生技業圍繞「波士頓 - 劍橋」、舊金市灣區等地區蓬勃發展。這些生技公司需要伺候永不滿足的大型藥廠,而大型藥廠願意斥鉅資買斷新藥,取代專利過期的產品。
然而,若可用很少的錢從中國獲得一款處於研發中期的藥物的授權,便不用砸大筆錢收購一家研發類似藥物的美國生技公司,炙手可熱的減肥藥市場即為一例。
美國禮來和丹麥諾和諾德是減肥藥領域的主要玩家,正在尋找敲門磚的默克和英國 AZ 藥廠都把目光投向中國,尋找處在研發早中期的口服藥。
去年底,默克選擇從 Johnson 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獲得一款口服藥的授權,交易金額中的首付款為 1.12 億美元,但潛在的里程碑付款金額高達 19 億美元。
報導指出,這樣「划算」的交易對大型藥廠是好事,但給美國生技公司及其背後的風險投資方帶來真正的挑戰。投資人越來越難評估處在研發早期階段的生技公司的價值,因為他們很難預測會遇到什麼樣的中國競爭者。 這一點至少是過去兩年美國標普生科 ETF 基金原地踏步的原因之一。
美國 Stifel 負責投行業務的董事總經理 Tim Opler 說:「癌症患者恐怕並不關心藥物是在哪國研製的,重要的是藥物要有效果,但對於關注如何保持美國競爭優勢的決策者而言,中國生技技術的崛起敲響警鐘。創新競賽並不局限於 AI 和加密貨幣領域,如今競爭已深入到生命科學領域。」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