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紐時文章:歐美國家正努力仿效中國的扶植產業政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4-05-31 16:08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紐時文章:歐美國家正努力仿效中國的扶植產業政策(圖:shutterstock)

《紐約時報》網站近日分析文章指出,在清潔能源發展上,中國目前居於領先,這是靠著產業政策及一黨制國家的強大權力,美歐國家正試圖趕上,但並不容易。

文章稱,半個多世紀以來,對石油短缺或氣候的擔憂促使各國政府投資替代能源。但沒有哪個國家的支援規模和力度能與中國相比。國際能源署的資料顯示,2022 年,中國在全球清潔能源製造業投資中占據 85% 的份額。

現在,美國、歐洲和其他富裕國家正試圖拼命趕上。這些國家希望糾正先前在產業政策上的失誤,並借鑑中國的成功經驗,它們正在為本土企業提供巨額補貼,同時試圖阻止有競爭力的中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

中國在爭議中居於領先

這些仿效措施取得了些許進展: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去年全球新建清潔能源工廠的投資中,中國占的份額下降到了 75%。

但對西方國家來說,問題在於,支撐中國工業主導地位的是其幾十年來的做法,它一直在使用一黨制國家的權力來調動政府和銀行的全部資源,同時鼓勵私營企業之間的瘋狂競爭。

與這些支持同時發生的是,中國被美國和其他國家指責為願意繞過國際貿易協定、竊取智慧財產權、使用強迫勞動。

美國也要扶植產業

拜登總統和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已下定決心,發展本國在半導體、電動車和電池等先進技術領域的製造能力,部分透過採用中國的一些扶植產業的做法。

威斯康辛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的教授格雷戈里 · 內梅特研究了全球太陽能產業,他認為,當該產業的投資導致產能過剩,抑制了企業的獲利能力時,中國政府願意承受損失,但對西方國家來說,無法照單全收。

與此同時,美歐大力批評中國產能過剩,嚴擋中國產品進口。拜登本月表示,他將對包括電動車在內的中國綠色技術徵收最高 100% 的進口關稅,目的是不讓中國進一步打入美國市場。

預計歐洲官員們不久也將提高中國產品關稅,儘管一些經濟學家和環保人士警告,這些措施將減慢實現清潔能源目標的進程。

從一些中國經濟學家的角度看來,美國和歐洲對中國不公平競爭的抱怨是本國政府失敗的表現。

「西方奉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決定是一個戰略錯誤,導致了它們經濟的去工業化,為中國提供了機會,」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永年說。

美中大方向存在差異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戴維 · 奧托爾說,他深入研究了美中貿易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包括工廠就業崗位的流失。在他看來,拜登的貿易戰略與中國的關鍵區別,雖然兩國都在尋求清潔能源競賽的領導地位。

奧托爾說,中國更注重將低成本出口送往全球市場,同時防止外國公司主導中國的國內市場。

他說,拜登更專注於阻止中國出口產品進入美國,同時阻止中國獲得某些關鍵的美國技術,如先進半導體。

與中國靠著強大的國家力量介入,歐美各國希望靠著彼此協調,以提供幫助。

在上周在義大利舉行的 G7 財長會議上,來自大西洋兩岸的領導人警告,如果美國和歐洲國家希望在主導關鍵產業的競爭中趕上中國,就必須協調它們的保護主義和補貼政策。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