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啟動升息 全球資產怎麼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17 14:50
美國聯準會(Fed)今(17)晨宣佈結束長達7年的零利率時代,啟動升息進程,令2016年的金融市場瀰漫著諸多不確定性,被業內認為「可能是最難投資的一年」。不過,還是有不少金融資產值得試一試身手,股市方面,看好歐日股,港股則待挖掘;債市方面可關注離岸美元債;匯市方面,美元強勢,人民幣將區間波動;至於大宗商品,熊市仍將持續,少碰為妙。
中新網17日援引一財網報導,在Fed緩慢升息、歐日央行持續寬鬆的大背景下,瑞銀認為較為寬裕的流動性將持續利好股市。日股方面,由於日本企業受益於發達市場需求不斷好轉、日元疲軟、低油價以及穩健的企業投資。瑞銀預計,2015財年(截止到2016年3月)日本企業盈利將增長約18%。國家養老金購買股票和日本央行可能進一步實行貨幣寬鬆,將對日本股票起到支撐作用。
歐股受利潤提升和營收穩步增長的支撐,企業盈利增長正在不斷改善。內需強健將有助於未來盈利增長提速,低油價有利於週期性股票和消費類股票比重較高的市場。最看好的板塊是金融、能源和醫療保健。
對中國大陸投資者而言,港股可能成為2016年的「好題材」。野村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劉鳴鏑表示,港股在美國升息確定後可能有一波反彈,長期升勢將持續至2017年。不過,招商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趙文利認為,未來1-2個月仍然很多不確定性,反彈幅度不會太高,預計恒生指數波動區間為18000-25000,建議觀望。
此外,港股多數行業估值仍處在歷史中位數附近,估值並未到絕對便宜的程度,對周邊新興市場的估值優勢在減弱,長線投資或許還可以,但不可作為判斷短線入場的依據。下一階段,增量資金對港股市場刺激更大,可寄望於QDII擴容、QDII2的推出、A股基金投資港股、戰略新興版以及紅籌回歸A股等。
具體投資板塊,高盛所謂的「新中國」概念主要涵蓋了大眾消費服務以及高科技行業。如教育、旅遊、電影、娛樂等發展向好,且挑選相關企業更要看重背後的團隊;如科技創新企業,則要關注其研發投資的時間積累和專攻領域的集中度。
除了權益類資產,固定收益類產品同樣吸引著市場關注。香港惠理集團行政總裁謝偉明表示,最看好中國企業在香港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現在這個市場規模約3000億美元,大部分是中國房地產企業,佔比7%以上,年均募集金額約5-6億美元,平均收益率達7-8%,而目前同類人民幣計價債券收益率只有3-4%,存在3--4%的差距。如果計入人民幣明年貶值3%的預期,兩地同一家公司的發行債券便存在6%的利差空間。
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機後,全球資本新規(即巴塞爾協議III)對於國際大型銀行提出了更嚴格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因此部分銀行發行了一種高風險債券或次級債(subordinate bond),這是銀行在經濟放緩和壞賬激增之際籌集資金以增強資本緩衝的最新舉措。謝偉明指出,如果能夠仔細篩選相關銀行,上述債券能夠保證安全性,並或在當前全球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中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收益。 (接下頁)
[NT:PAGE=$]
隨著Fed步入升息通道,美元走強也將引發全球匯市波動,人民幣的走勢倍受世界的關注。美銀美林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認為,央行提出新型貨幣籃子指數CFETS,宣告人民幣匯率並不只盯住美元,實際上是參考所有貨幣,未來央行會用所有貨幣指數來衡量人民幣。因此預測人民幣會溫和貶值到6.9,但實際情況還要看Fed以及美元走勢。
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包括13種貨幣,其中美元在一籃子貨幣中的權重為26.4%,歐元佔比為21.4%,日元為14.7%。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未來的人民幣匯率可能會進入一個灰色區域,上下邊界掌握在央行手裏,央行會根據市場供需而決定匯率走向。如果預測未來一年美元指數以100為中樞,在90-110這一區間內波動的話,人民幣匯率可能以現在的6.4為中樞,上下波動3%(即6.21-6.59)就足夠了。
與此同時,預計Fed 2016年將溫和升息至1%的水準,分析師普遍預計美元指數有望在後期攀升至110的水準。目前在100上下徘徊。
不過,敦和資產首席經濟學家徐小慶也指出,美元持續走強並非不會改變,歐洲央行寬鬆政策的逆轉可能打壓美元。美元2次快速上漲都是在歐央行加大寬鬆力度時發生,今年12月歐央行寬鬆力度不及預期,當天美元指數又大幅下跌2%以上。這些波動特徵顯示,美元上漲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於歐央行寬鬆的力度,尤其是負利率政策,而非美國升息,相關性分析也顯示,美元指數與2年期美債收益率的相關係數只有60%左右,而與2年期德債收益率的相關係數高達-90%左右。
大宗商品市場在過去一年間屢創新低,這一趨勢在2016年仍難以逆轉。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是衡量全球大宗商品航運成本的綜合指數,衡量包括鋼材、紙漿、穀物、煤、礦砂、磷礦石和鋁礬土等民生物資及工業原料的運輸情況,與全球經濟景氣榮枯和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關。因此,BDI被視為反映大宗商品行情乃至全球經濟景氣程度的領先指標,其進入2015年來已暴跌近40%,
除了美元走強,商品消費大國--中國的需求放緩也將持續使大宗商品市場承壓。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目前中國佔全球產出的比重達到16%,與美國相當,且中國為全球GDP增速的貢獻率超過1/3。如果中國GDP增度下降1個百分點,東盟5國增速也將放緩近0.4個百分點。
不乏大宗商品分析師表示,2016年似乎也無法看到大宗商品價格回升的希望,全球經濟放緩、通縮陰霾籠罩、Fed升息、中國需求放緩都是持續悲觀的理由。IMF則預計,相比2012-2014年,大宗商品出口國2015-2017年的年增長率可能下降1個百分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