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iPhone〉iPhone師兄你好:1993年的八位元智慧手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9-09 09:00
iPhone 的出現,翻轉了手機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模式。如今手機是人們獲得資訊、溝通與娛樂的主要窗口。但與其說 iPhone 是個發明,「倒不如說它是一種技術的彙編與成功的聰明包裝。」《解密 iPhone》梳理了如今我們習以為常各種功能最初的靈感來源、技術演進,原來早在 iPhone 誕生 15 年前,智慧手機就已面世。
有一天,一家舉世聞名的科技公司裡有個眼光獨到的創新者,認為通訊的未來在於結合行動電話與計算能力。他相信,關鍵是確保這個新裝置能憑直覺運作,讓使用者一拿起來便有如見故人的感覺。它要有以手指頭控制裝置的觸控螢幕,還要有容易駕馭的主螢幕,上面滿滿都是敲一下便能啟動的圖示。它要能上網和收發電子郵件,還要有遊戲跟應用程式(app)。
不過,第一步仍然是及時做出一款原型機,在一個盛大的場合公開展示,炫耀給全世界看,讓媒體把焦點都鎖定在他身上。為了趕上截止期限,這位夢想家把團隊逼到崩潰邊緣,緊張的氣氛高漲,技術失敗,再努力,然後再失敗。在盛大展示那天,奇蹟出現,這個新型混血機勉力上場了。
創新者步入鎂光燈下,保證這是一支即將翻轉世界的手機。
智慧型手機於焉問世。
那一年是 1993 年。
這位有遠見的發明家是法蘭克.卡諾瓦二世(Frank Canova Jr.),在 IBM 位於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市(Boca Raton)的實驗室當工程師。世上公認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1992 年的賽門個人通訊器(Simon Personal Communicator),就是由卡諾瓦所構想、製作原型並取得專利的。那是在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對大眾公開的前一年 (譯注:全球資訊網是在 1991 年對大眾公開,所以此處應為作者筆誤),賈伯斯帶著 iPhone 首度亮相的十五年前。
「我真的不把 iPhone 看成是發明,倒不如說它是一種技術的彙編與成功的聰明包裝。」電腦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收藏了世界上最多的電腦相關展品,館長克里斯.加西亞(Chris Garcia)說:「iPhone 是一種匯流科技(confluence technology),而非哪個領域的創新。」
智慧型手機最根本的創新,是把一台電腦放進家家戶戶都能取得的裝備裡:電話。為了讓電話變聰明而做的選擇,譬如使用觸控介面和前台應用程式,將對現代世界的形塑帶來重大影響,而這些根基都是在二十多年前就打好的。
到了 1994 年,卡諾瓦不但為 IBM 發明了一支預見 iPhone 大部分核心功能的智慧型手機,而且還成功上市。第二代賽門機「霓虹」(Neon)雖然功敗垂成,不過你旋轉手機時,它的螢幕已經可以跟著旋轉,這正是 iPhone 的招牌功能。然而今天,賽門機只是計算機歷史裡一個令人好奇的注腳。問題來了:賽門機為什麼沒能成為第一支 iPhone ?
* * *
賽門機發出清晰的嗶嗶聲,很有 1990 年代風格,卡諾瓦笑著說:「這是一台電腦,所以要開機。」黃綠色的液晶顯示螢幕亮了起來,當我觸碰上面的圖示,譬如通訊錄好了,就會開啟新的應用程式。電池只能撐個幾秒鐘,所以電源線要一直插著,除此之外,它的運作很順暢。數字鍵盤的反應靈敏,手機上還有移動方塊遊戲。果不其然,它給人的感覺就像一支八位元的 iPhone。
「這就是賽門機,」他說:「在這支機子問世前一年,我們做出原型機。為了做技術展示,我寫出一大堆應用程式,因為我們有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東西想要放進來,我放了一張地圖、全球定位系統、股票報價。我們有個應用程式在管理這一堆東西;我們還有遊戲。」那時還沒有雲端應用,大容量硬碟也體積龐大到塞不進手機裡,所以很多應用程式無法放進機器本身,因此計畫要設計一個支援擴充卡的系統,插上去就可以啟動 GPS 之類的功能。他提出來的是一種老派的實體版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
卡諾瓦從佛羅里達理工學院畢業,取得電機工程的學位後,便到 IBM 工作,在公司做了十六年,因為同時精通軟硬體,所以一路晉升。1980 年代,他加入一個「先進研究組」,該團隊負責設計製造 IBM 的第一台筆記型電腦,而且愈小愈好。「其中有個目標是做出一台可以放進襯衫口袋裡的電腦。」卡諾瓦說。
可是研究人員並沒有把電腦做得那麼小的技術。正當筆記型電腦專案碰到撞牆期的時候,IBM 的一個鄰居在偶然之下給了團隊一個契機。卡諾瓦說:「在博卡拉頓市,摩托羅拉公司(Motorola)就跟我們在同一條街上。那是個很大的工廠,製造各種無線產品。他們那個時候很紅。」不誇張的說,在 1990 年代初期,摩托羅拉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業者,當時他們的佛羅里達分公司有個不尋常的經營理念,有興趣跟 IBM 協同合作並且分享筆記。工程師們開始研究如何結合兩大科技巨頭的產品線。「每個人都在思考,怎樣把無線電放進一台桌上型電腦裡面?」
可是卡諾瓦的雄心壯志不只於此。「我馬上就看懂了。不對,你根本不會想要一個看起來像電腦的東西。如果要做無線電的話,你想要可以帶著走的。你想要握在手上,你希望它能直接體驗。既然如此,你的拇指可以拿來幹嘛?每次想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你不想用挑選的,也不要輸入指令,但是在 DOS 時代程式就是這樣啟動的。」卡諾瓦不知道該把這玩意叫做什麼,不過,他想做的其實是一支智慧型手機。
「我們想找摩托羅拉一起來做個專案,實際上就是個智慧型手機專案,但是摩托羅拉不要。基本上,他們的意思是:『我們對你這個不太可靠的點子沒有把握。』」卡諾瓦說。不過,他們同意擔任幕後支援,提供卡諾瓦的團隊最新的機款。「我們得抹去上面的名字,把摩托羅拉的標誌塗掉,因為那時候我們是用他們的元件做出第一支智慧型手機的原型。」
摩托羅拉不希望跟世上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有所牽扯,不久後,IBM 顯然也想打退堂鼓。「說實話,IBM 對這門生意並不感興趣。」卡諾瓦告訴我。不過,他深信自己已經挖掘到某個石破天驚的核心,只需資金來證明此事。他已經說服一個業務經理站出來支持賽門機,不過那位經理還是得說服他的老闆。
「他的推銷方式,」卡諾瓦說:「是叫我給他智慧型手機可以做什麼的清單。然後他拿了一個裝著各式各樣玩具的大袋子,走過去找我們分公司的大老闆,他說:『是這樣的,我們需要資金,用來做一個可以做到一堆事情的玩意。』然後,他拉出一台計算機、一台 GPS 無線電;還有一本大大的書跟地圖,並說:『它裡面有這個,還有這個。』然後說:『你知道,所有這些都會放進單一裝置裡面,不是一大堆各自分開的東西。』」
這樁也是發生在 1992 年的「單一裝置」表演奏效了。卡諾瓦的團隊拿到資金,匆忙造出一台可以運作的原型機,在當時的大型商展 COMDEX 未來科技攤位上展示。團隊的工作時間長到連卡諾瓦的新生兒都變成實驗室常客,新手爸爸唯一可以擠出時間跟小孩相處的做法,就是把他帶到辦公室去。
閃電戰術成功。專案短暫博得媒體喝采,IBM 挹注更多資源給卡諾瓦的團隊。「對我來說,把那個介面做到像拿起電話就可以用那麼簡單,是很基本重要的。」卡諾瓦這麼說,而 IBM 在做的就是這件事情。
摘自:商周出版《解密 iPhone》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8319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