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開戰〉專家:貿易保護主義恐長達5-10年 香港須做好充分準備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7-10 10:20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出席「2018 亞洲商貿論壇」時表示,香港對中美貿易戰不能掉以輕心,全球的貿易保護主義才剛剛抬頭,貿易保護主義可能維持 5 至 10 年,未來全球將會面對與過去幾十年自由貿易風氣完全不同的國際環境,作為外向型經濟體的香港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呼籲港商要及早開拓新市場及分散生產程序。
關家明指出,中美貿易戰雙方首階段 340 億美元產品的徵稅措施中,佔香港的出口約 1%,對香港的影響不大。
貿發局預計,今年香港的貿易保守有 6% 增長,暫時看中美貿易戰只會減低香港貿易的增長,不會帶來經濟的全面性衰退,但值得擔心的是,全球過去幾十年自由貿易的環境的改變,卻是港府及港企需要小心防備的。
關家明認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才剛開始,在美國帶領下,貿易保護主義在發達國家更為明顯,有人估計過了 11 月的美國中期選舉,貿易保護主義會消失,但這個估計太樂觀。他相信貿易保護主義短期不會消失,可能維持 5 至 10 年,希望當中可以有一些轉圜的餘地及彈性,要用正面的力量減低影響。
關家明指出,美國帶動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是可以量化的數值,如 300 億或 2000 億美元,因為背後牽連其他行業很多,如停止手機出口牽連手機的零部件行業,每次進出香港都會受到影響,加上乘數效應,就算關稅加 1 倍,影響肯定不只 1 倍,雖未有詳細的數據可以分析,但在全球化下,影響會越來越大,所以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關家明認為,未來全球將會面對與過去幾十年自由貿易風氣完全不同的國際環境,香港有兩個方法去適應環境的轉變,一是多元化貿易,減少對貿易保護主義高的國家做出口貿易;二是加強新市場的開發,尤其是東亞地區及中國內地,又認為香港在中國、東亞和印度都有優勢,如對中國的貿易,增加了內需貿易,對印度的出口更有雙位數增加,東盟亦已經是香港第二大市場,增長迅速,香港可以在這些地區加強發展。
行業有機會出現大轉變,如生產方面,可能出現產業轉移,若美國是針對中國,港商可以將部分生產程序,搬去中國以外的地方。另外是市場的問題,港商的出口市場分佈過去大部分是工業國家,如美國、歐洲和日本,現在應該拓展發展中國家及新興市場。
- 投資孩子「這件事」 讓未來更具有競爭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