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際夫專欄】國民基金總是換人做做看 這回輪到它
羅際夫 2018-03-16 10:00
上回的「國民基金」寫到了 90 年代的東南亞基金,後來接棒的就是科技基金。
西元 2000 年的網路泡沫破滅之前,全台灣瘋賣科技基金,不僅是海外基金熱銷,國內投信也是拚了命募集科技基金,風光的場面比起先前的認股權證基金與東南亞基金有過之而不及。好光景維持了幾年之後,隨著網路泡沫吹泡,又套牢了一批投資人,其中不乏先前在東南亞科基金栽了跟頭的人,再次「躬逢其盛」。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市場是耐不住寂寞的,有基金「過氣」了,就要捧出另一個「明星」接棒,那個時期,有明星架勢的就非「金磚四國」莫屬了。於是,與金磚相關的基金,諸如新興市場基金、拉美基金、中國基金,就成了資金吹捧的對象,那時的金磚四國確實含金量特高,怎麼買怎麼賺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金磚四國相關基金成為「星光大道」海選冠軍的「國民基金」之際,有個來 PK 的基金也一鳴驚人,那就是跟礦業有關的基金也成了另類的「國民基金」,因為金磚四國的經濟快速成長,帶動需求,使得原物料的價格也大幅上揚,原物料相關的基金也成了搶手貨。
之所以會成為「國民基金」,除了績效好,大家呼朋引伴一起買,當然,基金公司與銷集機構合作各種「專案」,集中火力銷售特定基金,也是成為有投資基金者幾乎人手一檔盛況的主因。
只是 2008 年的一場金融風暴把大家嚇傻了,基金由盈轉虧的比比皆是。有一段時間,不管什麼基金,大家是都敬而遠之,沒出現明顯爭上位的「國民基金」。但 2009 到 2010 年間慢慢有一類基金蓄勢待發,展現接班的態勢,那就是高收益債券基金。2008 年時債券市場山崩地裂,成了重災區,但在各國祭出各種紓困,寬鬆貨幣之後,有了回穩的契機,而且在刻意營造的低利環境下,債券基金從棄兒變寵兒,高收益債券強力吸金,然後台灣人又特愛配息,所以,月配息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成了新一代的「國民基金」。
這中間出現了一段插曲,因為 2009、2010 年全球股市、債市都漸漸恢復了元氣,於是很多人認為已經跌很多的礦業基金有機會反彈,開始有人大量進場攤平,或是有新手見「機不可失」加入礦業俱樂部,但市場的無常就是日常,市場的不可預測就是常態,哪能你說漲就漲,雖然又當了一陣子的「國民基金」,與配息高收債券基金並列場最佳主角,只是現在還持有它的投資人應該都還在虧損狀態中,但比起幾年前動輒 50%、60% 的跌幅好多了,「只」跌了 20%、30%,運氣好一點的賠不到兩成。
忍很久吧!大家最想知道現在的「國民基金」是誰,對嗎?其實,配息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應該還是在「衛冕者」寶座上,但去年開始地位有些鬆動,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正在急起直追,而且配息高收益債券基金則用另一種方式來穩固自己的地位,就是把高收益再包裝成「手續費後收型基金」,然後再透過銷售人員一句:「不收手續費」的話術,去年大賣呀!
關於手續費後收型基金的事,之前專欄就寫過很多次了,以前俗稱 B 股或 C 股基金,後來可能愈來愈多人知道了其中分銷費的「祕密」,就很「賊」的,喔,不,是很「聰明」改用其它英文字母稱之,金管會之前還煞有其事好像要好好管理這類型基金,還發新聞稿提醒投資人,但一方面又一直批准銷售,這邏輯我很難懂,算了,狗吠火車的事,姐夫就少做好了。
回頭來講國民基金,千萬別又誤會了,好像我暗指這些基金都買不得,都會賠錢,其實,買這些國民基金,也是有人賺了錢,像是這些年的高收益債券基金,有些投資人賺了利息也賺了淨值,荷包入帳不少,問題癥結還是上篇說的,產品沒有好壞,只有你了不了解,適不適合及買賣時間點的問題。像很多人根本搞不懂有分銷費的手續費後收型基金對績效的影響,等到贖回才「覺得」自己被騙,徒惹糾紛。
希望大家買到的國民基金都能為你賺到錢,而不是滿手套牢的國民基金。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弱勢下殺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