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洸興專欄】美股的未來
林洸興 2018-02-06 13:25
是時候好好的研究一下美股了!泡沫要猜到高點轉折相當困難,即使猜到也沒人信。這就是過去幾個月的市場氣氛,連「末日博士」都沒氣息了… 不過美股大跌兩天後,所有人都開始關心:會不會繼續跌…
要解答這問題,必須釐清兩件事:
- 下跌的原因是甚麼?
- 之前的上漲是不是泡沫?
咱們先來看一下另一個正在破滅的泡沫案例:比特幣。比特幣真正的炒作者是中國人,真正的剛性需求來自洗錢、販毒、規避匯兌限制,與各種逃漏稅。既然是地下社會的貨幣,因此 2017 年各國政府再怎麼打壓,依然蓬勃發展。這段 17000 跌到 6600 同樣有各種加強監管與禁用的政策出爐,但真正造成下跌的核心原因,並非檯面上這些新聞報導的說詞。在高點時有個重要的轉變,可能許多投資人都忘了:CME 開辦比特幣期貨!原本比特幣總量 2100 萬枚,傳言挖出來的比特幣佔總量超過 80%。只要老玩家手中不賣,就形成鎖碼效應,容易無限炒作。但是 CME 開始交易比特幣後可以自由做空,等於憑空打破了這個籌碼鎖定的局,套利盤會把囤積比特幣假性需求中和掉,這時新的利空出來,比特幣就成了牆倒眾人推的目標。
CME 期貨是改變比特幣體質的核心原因,就像瓦斯漏氣一樣,創造了一個釀災的環境。而加強監管就成了導火線。最終眾多中國韭菜們再度被華爾街的心機大佬收割…
回頭看美股。美股在大跌前有一連串重大的數據:1 月非農就業報告、Fed 會議與葉倫大媽下台一鞠躬… 這些到底是真正原因?還是導火線?還是甚麼都不是??
在葉倫的最後一次 Fed 會議前,的確美債是持續下跌的,會後聲明顯示 3 月會升一碼,今年升 3 次。這都屬於符合預期,不算意外。在過去漫長的緩慢加息中,投資人應該對升息也不再感到驚懼,從 30 天聯邦利率走勢來看,也可以證實這觀點。Fed 的態度在會議前後的確沒有任何的改變。而新上任的鮑威爾宣稱:「最大的威脅來自通脹」,不過他的意思是:過快的緊縮會壓抑通脹,讓通脹無法達成 2% 的目標,而非警惕通脹過高。顯然他真的是一隻大鴿子,市場先前對鮑威爾的評價完全正確。上任演說並無任何意外。
至於非農就業數據,倒是明確顯示通膨增溫了。現在美國的就業成長一直處於穩定的狀態,市場對通膨更加關心時,重要的指標就是加班與時薪增幅這兩項。只要工資上漲,通膨就一定會加速。目前看來通膨增溫速度應該會超過 Fed 預期!
從抗通膨債券利差 (TIPS spread) 來看,葉倫跟鮑威爾有說謊安撫群眾的嫌疑。TIPS spread 已經超過 2%,來到 2.15%,而非「朝 2% 前進」。加速升息預期很可能就是導致股市大跌的導火線。不過目前是否存在真正導致下跌的核心原因?最大的嫌疑犯就是 Fed 的縮表政策!
2018 年起,每個月要縮表 200 億美元,縮表幅度倍增真的會造成市場水土不服嗎?Fed 縮表至今只減了 300 億左右,與規劃速度相同,不過未來 3 個月 Fed 手上到期的國債大約有 1100 億,未來 3 季的到期量 3100 億,加速縮表這件是不大可能發生。最值得關注的是 Fed 的逆回購政策!
Fed 的逆回購是拿美債當抵押品,向銀行貸入資金吸收爛頭寸的手段,到期支付本息。逆回購餘額下降等於是隱性寬鬆釋放資金,對沖了升息加縮表的影響力。目前餘額是 3100 億,與 10 月相比大約少了 1000 億。
假如縮表 300 億 + 一年升 2~3 碼需要用 1000 億對沖掉緊縮的衝擊,那就完蛋了!未來 3 個月這項緩衝劑就會被耗盡,真正的緊縮衝擊會來臨。或許這就是真正大跌的原因!
至於先前是不是泡沫?我認為是!眼前看到的就業亮麗、經濟成長、川普偉大的減稅政策似乎都是股市上漲堅實的基礎,但一切都可能只是寬鬆堆出來的表象,典型的狐假虎威效應,真正緊縮後就容易看到一連串數據敗象。回想當年日本股市 4 萬點時,日本的銀行產業財報無懈可擊、經濟強大,而當時的美國債台高築一臉破產樣。2000 年網路泡沫前,微軟、英特爾的業績也是完美無瑕的。這些經濟數據在最宏觀的貨幣政策前統統不堪一擊。
我認為 2018 年的確不會是多頭年!
但是別忘了新上任的大鴿子鮑威爾也絕對不可能是個坐以待斃的傢伙。美國的 M2 貨幣供給額已經降到 5% 以下。新任主席很可能祭出減緩升息,或其他的變相寬鬆措施,解決當年難題,並且讓川普臉色好看一些。代價就是放任通膨增溫!當 Fed 改變政策前後,美股將會是反彈震盪的格局,不會一路走跌。
對應合理的交易策略是: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