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鉅亨選書〉大查帳1:歷史興衰的祕密 就在國家帳冊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0-15 08:32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馬里納斯.凡.雷莫斯瓦勒〈錢幣兌換商和他的妻子〉,1539年

讀歷史故事時,我們常常只被人物的性格與作為吸引,《大查帳》這本書則提供了另一個視角,君王與偉人們是怎麼看待金錢的?在個人功績與國家財政之間,他們會如何抉擇?財政大臣與會計人員,他們對於的歷史的影響力比我們想像更深入。

2008 年 9 月,就在我即將完成一本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大名鼎鼎的財政大臣讓──巴普蒂斯特 ‧ 柯爾貝爾(Jean-Baptiste Colbert)有關的書時,發現了一件很了不起的東西:路易十四的黃金手抄本會計帳冊──柯爾貝爾命人製作了一些可讓太陽王隨身攜帶在外套口袋的小型黃金手抄本會計帳冊。從 1661 年起,路易十四每隔兩年都會收到一份記錄他的支出、收入及資產的新帳目。在各國歷代的君王中,他是第一個擁有如此尊榮地位而又對會計那麼感興趣的人。所以,看起來這似乎是現代政治與財政當責的起點:一個國王為了隨時隨地能推算其王國的財務狀況而隨身攜帶他的帳目。


不過,令我同樣驚訝的是,這個實驗超級短命,沒多久就落幕了。1683 年,柯爾貝爾一過世,向來喜歡發動昂貴戰爭又愛好奢華宮殿(如凡爾賽宮)的路易十四,馬上就放棄這個隨時關心帳務的習慣,因為在此時的路易眼中,那些會計帳冊已不再是有助於他成功治理國家的工具,而是彰顯他是一個失敗的國王的證據,因為長年的征戰與奢華的生活,導致他身陷赤字的泥淖,這些帳冊只會讓他入不敷出的問題更顯得無所遁形。

玩味著太陽王的黃金筆記本,我深深感覺到它絕對不只是某種古代遺跡,更是一個意義深遠的寓言故事。事實上,路易十四盛極而衰的故事看來似曾相識,因為就在 2008 年 9 月的那個星期,一個相似到驚人的狀況發生了:在雷曼兄弟銀行(Lehman Brothers Bank)倒閉事件的醞釀過程中,也出現了相當雷同的情節。曾幾何時,一度被視為美國與世界資本主義不朽企業的雷曼兄弟,幾乎在瞬間變成一座海市蜃樓。一如藉由扼殺政府優良會計制度以獨攬大權的路易十四,美國的投資銀行從業人員也藉由假造帳冊〔透過交易估值過高的次級房貸和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賺走了數不清的財富,儘管他們任職的企業因此而被摧毀。會計師和監理機關向來假設這個金融體系是健全的,但直到這一刻,世人才終於發現它的設計一開始就隱含機能上的缺陷。

因惡性簿記作業而遭受金融危機威脅的不只是銀行業,六年後,美國、歐洲國家和中國等主要國家先後面臨了更大規模的潛在會計與當責危機。從各地不透明的銀行,到希臘、葡萄牙、西班牙與義大利的主權債務,乃至世界各地的地方政府融資活動,每個債務實體的資產負債表、負債水準及退休負債報告,看起來都大有問題。民間查帳機構和公共監理機關的步調也永遠慢半拍。舉個例子,正當我們最需要謹慎的查核報告來評估資產負債表的同時,美國證交會卻還是因為資金嚴重不足,做起事來綁手綁腳,另外,政府的監理法規也導致四大會計公司積極查核企業帳冊的能力遭到箝制。

《大查帳》一書就是要填補這個缺口。本書回顧過去 700 年的時光,追溯財務當責的歷史,期盼能了解為何人類總是那麼難以實現理想中的財務當責。會計是建構商業、國家與王國的基礎之一,它能幫助領導人打造政策,還能幫助領導人衡量他們的權力。然而,若會計作業不當或重要性遭到忽視,反而會讓人陷入毀滅的循環,一如 2008 年金融危機清楚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慘況。

在君主眼中,透明的會計作業是危險的,而且這樣的想法可能也是事實。1781 年──也就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八年──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的財政大臣韋爾熱納伯爵(comte de Vergennes)就意識到,因介入美國獨立戰爭而背負了巨額債務的法國已形同跛腳;然而他也警告,絕對不能對外揭露國王的實際債務狀況,因為一旦公開揭露皇家的帳目,肯定會傷害君主政體一心追求的最關鍵目標:保密。最終來說,韋爾熱納伯爵對財務黑洞的認識實屬淺薄,他根本不知道那時的法國其實已瀕臨破產;不過他對君主政體的觀點倒是一點也沒錯:公開帳冊等於是打開當責的防洪閘門,最後的局面將難以收拾。的確,從 1780 年代起,法國政治辯論圈有史以來頭一遭開始公開討論皇家帳目和整個王國的財務困境的嚴重性,而隨著這些辯論越來越白熱化,路易十六也漸漸喪失他身為帝王的部分神秘性。基於這一點以及其他眾多相關的原因,他最終被送上了斷頭台。

但即使是 19 世紀名義上開放的民選政府,一樣經常無法切實當責。在 19 世紀英格蘭統治整個王國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那段期間,貪污和逃避當責的行為,也導致它陷入財政管理災難。此外,儘管美國在 19 世紀期間謹慎設計了財務當責的機制,它同樣也先後深陷大型財務會計舞弊、醜聞與鍍金時代(Gilded Age)強盜大亨(robber baron,譯註:指 19 世紀末藉由殘酷剝削手段而致富的美國資本家)等危機。綜觀歷史,我們找不到一套足以敦促國家堅定當責的完美模型。而即使到了當今的民主社會,無論是企業或政府,一樣想盡辦法逃避在財務層面上當責。

會計與當責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足以決定一家企業或甚至一個國家的命運,因此金融歷史不僅是記錄眾多週期性危機或趨勢的歷史,也是一段述說個人與社會和會計之間的故事;這個故事述說個人與社會如何一步步精於控制會計與文化生活之間的相互作用,但又如何經常失去這個能力,以至於意外陷入原本可迴避的金融危機(有時甚至是災難性危機)。歷經這段漫長的歷史,會計和財務當責終於漸漸成為世俗事務的一環,可惜世人依然難以輕鬆駕馭它們。不過令人驚嘆的是,即使已經過了 700 年,中世紀時代義大利的會計發展史,為我們留下基本教誨,迄今依舊中肯:「會計是創造財富與政治穩定的根本要件,但它極端困難、脆弱甚至危險。」

時報出版《大查帳:掌握帳簿就是掌握權力,會計制度與國家興衰的故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137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