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豆粕 等待消息面進一步指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13 07:40


振蕩將成後期走勢主基調

在北美豐產利空壓制和美豆出口放緩下,國內豆粕期價跟隨美盤振蕩下行,但與此同時,南美天氣影響仍似懸在全球大豆市場的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在市場靜待更為明確的消息指引之時,偏弱振蕩將成為國內豆粕期價後期走勢的主旋律。

北美大豆出口下滑,對期價支撐減弱

在中國進口需求推動下,2016年四季度美豆出口數據表現強勁,拉動了CBOT大豆和國內豆粕期價出現一輪上漲。但從近期的周度數據來看,美豆出口速度正逐漸放緩,其中,11月平均周度出口達250萬噸以上,12月平均周度出口則降至185萬噸左右。這暗示出南美供應正逐步占據全球的大豆出口市場。目前仍處於北美大豆的出口時間窗口,但隨著南美大豆種植進入尾聲,其預售步伐逐步開啟。目前巴西新豆的預售比例為34%,低於去年同期情況,這一預售節奏或將造成後期南美新豆集中上市,擠占北美大豆的出口空間。


伴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而來的將是美元走強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匯率貶值壓力。筆者認為,美元升值、雷亞爾貶值,將加大南美大豆的競爭優勢,加快2016/2017年度新豆的銷售步伐,從而給美豆出口帶來壓力,削弱其對CBOT大豆和國內豆粕期價的支撐作用。

市場逐步消化豐產利空預期

此前美國農業部已預計本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02億噸,近期巴西的良好天氣也使得CBOT大豆和國內豆粕期價承壓,市場正逐步消化大豆豐產所帶來的利空影響。

相對而言,大豆供應仍存變數,關注阿根廷大豆種植和大豆出口關稅未如期下調所帶來的影響。與巴西提前播種相反的是,阿根廷新豆種植因前期降雨而出現延遲,目前阿根廷新季大豆正處於關鍵生長期,天氣因素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近期連續的大雨和局部洪水也令市場開始擔憂其新季大豆供應,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利多CBOT大豆和國內豆粕期價,後期阿根廷天氣因素仍將引發市場關注。

此外,阿根廷總統馬克里在2015年底上任時曾承諾將以每年5%的比例逐年下調大豆出口關稅,但這一設想最終因2016年疲軟的經濟形勢而不得不改為每月以0.5%的比例逐步下調,該政策的執行將自2018年1月始。筆者認為,出口關稅下調政策的推遲將影響阿根廷農戶的大豆預售步伐,阿根廷大豆供應將暫時性減少。

節前備貨進入尾聲,下游需求趨於平穩

國內豆粕庫存企穩回升,連續三周上漲幅度逾20%,截至1月8日當周,國內豆粕庫存達到64.75萬噸,較前一周上漲22.3%,恢復至歷史中位水平。從下游養殖情況來看,2016年11月能繁母豬同比減少3.7%,生豬存欄同比下降3.2%。而受制於環保整治政策的影響,對生豬散養戶的裁撤速度加快,預計12月能繁母豬存欄將進一步下降。

此外,近兩年來,生豬養殖行業的規模化速度不斷加快,生豬期貨上市也將進一步推動該行業的規模化和全產業鏈進程。筆者認為,這一趨勢將使得豆粕需求量變化相對平穩,供應結構對國內豆粕未來的期價影響比重上升。

綜上所述,南美大豆種植漸入尾聲,未來走強的美元和逐漸走弱的巴西雷亞爾將進一步刺激南美大豆擠占美豆的出口空間,美豆出口數據對CBOT大豆和國內豆粕期價的支撐作用減弱。而國內下游需求的逐漸平穩將使得價格的核心驅動因素轉向供給端,目前市場正逐步消化巴西良好天氣所帶來的利空影響。未來國內豆粕期價走勢將等待天氣和其他供給端消息的進一步指引,預期近段時間內,國內豆粕期價將維持振蕩偏弱格局。(作者單位:大有期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