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數據誘使美出狠招 貿易戰最終損人害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19 14:00
和訊網消息近日,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當前中美貿易數據存在誤導,中國或只占美國年度貿易赤字的約16%,而非50%,僅略高於第二位日本的13%和第三位德國的11%。若發生貿易戰,全球供應鏈上美國企業的利益將受牽連。因此中美全面貿易戰的實際發生概率不大。
名義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為3660億美元,幾乎占到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總額的50%。
而今年3月,特朗普表示為了促進美國商業發展,建議對來自中國的產品收取45%的關稅。有分析指出,如若美國候任總統的這一國際貿易計劃付諸實施,可能會引起貿易大戰。
對此,張智威認為,當前中美貿易數據存在誤導,可能放大了中國對美國商品貿易逆差的影響。因為中國對美出口中很大部分出自加工貿易,約37%實際來源於全球供應鏈上從其它國家進口的部件。
德銀經計算加工貿易影響後得出,中國或只占美國年度貿易赤字的約16%,僅略高於第二位日本的13%和第三位德國的11%。若中美發生貿易戰,勢必將牽扯全球供應鏈上的所有參與者,其中也包括一些美國公司。
德銀認為,若要準確預判中美貿易戰的發生風險和潛在影響,首先需要站在美國的角度客觀分析美國發起貿易戰的意圖。對此張智威總結為以下三點:縮小貿易逆差,促進經濟增長,以及把工作崗位帶回美國。
而挑起對中國的貿易戰或難以解決上述問題。因為一旦中美發生貿易戰,美國會最優先關注以下行業:電子產品(包括計算機和手機)、電氣設備、紡織品及服裝、家具和汽車。
但經德銀詳細推演後得出,在這些關鍵行業發動貿易戰都很難針對中國,因為對家具、紡織品和服裝提高關稅,可能會推高美國對其它發展中國家的逆差;另外,中國汽車出口的規模有限;同時,電氣及電子產品又大多由跨國公司使用進口零部件製造。
德銀表示,綜上幾點看,美國若想通過對中國的貿易戰來達到意圖,實際難度很大。雙方最終可能會採取其它方法來調整雙邊貿易失衡,例如:中國增加從美國的進口,或是擴大與美國的雙邊服務貿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