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轉基因量產優勢在本土化 配套問題待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30 17:00


和訊網消息近日,第五屆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研修班在長春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轉基因重大專項總工程師萬建民介紹了重大專項的進展情況,並透露,未來5年中國最有可能率先進行產業化的是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和轉基因抗蟲玉米。農業部科教司轉基因生物安全與知識產權處處長林祥明表示,目前正在大力推動轉基因食品由定性標識改為定量標識。

正在推動修訂轉基因標識制度

目前,中國對轉基因實行的是定性標識制度,即按照標識目錄,食品中只要有轉基因成分就要標識。而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均實行定量標識,也就是達到一定的量才標識,比如說日本、中國台灣都是5%,韓國是3%,而歐盟是0.9%。像歐盟,假如說100斤大豆,里面有超過0.9%的量才標識,低於就不用標識。

林祥明介紹說,定性標識是不科學的,農業部一直在和國務院法制辦及其他部門協調,以推動轉基因標識制度的修訂。


林祥明還表示,近年來確實出現了一些零星的轉基因材料擴散問題,主要是研發單位,這些研發單位不僅僅是大學、科研單位,還包括一些企業。目前監管的難點在於中國幾百家小的研發單位,還有一些不法人員從國外偷種子進來試驗育種,不像在美國,真正做轉基因育種的只有六大公司,所以中國的監管很難。

林祥明同時強調,之所以嚴打擊打非法種植的轉基因作物,不是因為它有安全問題,而是它違反了《種子法》和《專利法》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美國總統奧巴馬7月29日簽署了名為《國家生物工程食品披露標准》的法案,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要求生產商在食品包裝上標注其轉基因成分信息,並授權聯邦政府農業部長就生物工程食品確立強制性披露標准及實施方法和規程。新法要求食品生產商自主選擇在包裝上標注轉基因成分的形式,包括文字、符號或由智能手機讀取的二維碼,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屬性的知情權及選擇權。農業部將利用兩年時間撰寫相關規定,包括說明食品中究竟含有多少成分的「生物工程加工物質」,這一食品才必須標注轉基因成分。

聯邦政府立法的同時,各州也在跟進行動。和訊網跟隨國際大豆種植者聯盟(ISGA)來到美國威斯康辛州NancyKavazanjian的農場,據她介紹,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華盛頓三個州投票決定是否標識。Nancy還擔任美國大豆基金會(USB)的董事,她說基金會是為美國60幾萬的農民服務的,並不站在政治層面,那麼對於食品公司去推動這一標識成本很高,最後還是會通過立法來決定、解決、推動。

談到協會、基金會,美國大豆協會以及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其中的推動作用亦不可小視,其背後是組織起來的美國豆農。

美國大豆協會則由種植業主發起,目前有21,000名會員,大種植業主廣泛入會。美國豆農自主發起「大豆繳款計劃」,要求將收入的0.5%拿出用於聯合運作。為此,1990年通過的美國聯邦農業法案將其法制化,並決定成立美國大豆基金會,管理這些資金。

現在,美國大豆行業組織主要有三個:美國大豆協會(ASA)、美國大豆基金會(USB)以及美國大豆出口協會(USSEC),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總部都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美國大豆協會成立最早,建於1920年,主要做政治游說,代表美國大豆在美國國會及國際上就法律法規問題發出行業聲音。美國大豆基金會致力於市場推廣、大豆研究和消費者教育。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是美國大豆協會和美國大豆基金會於2006年共同成立,專事國際市場活動。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成立後,原美國大豆協會在中國的工作及人馬也都移交出口協會。除了全國性協會,各州亦有獨立運作的州大豆協會和州大豆基金會,有的州二者合二為一。

也就是說,上述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的法案中間少不了基金會、各協會的博弈。

中國轉基因監測雙保險

據萬建民介紹,轉基因重大專項是既有植物,也有動物的,具體來講,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豬、牛、羊是重點。在大家最為關心的轉基因農業領域,目前有審定品種124個,發放安全證書6個,包括轉基因抗蟲棉、轉基因抗蟲水稻、轉基因植酸酶玉米以及轉基因番木瓜。

其中,124個審定品種均為轉基因抗蟲棉花。據統計,在2008-2015年,轉基因棉花累計推廣4億畝,占國內市場份額95%,減少農藥用量40萬噸,經濟效益450億元。

當然轉基因棉花也研發出了很多新品種,比如最近培育成功了抗黃萎病的棉花,還有品質改良的轉基因棉花,以後,中國生產的優質棉花也能抗衡美國和澳大利亞,不用大量依賴進口了。

根據現行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試驗,一般應當經過中間試驗、環境釋放和生產性試驗三個階段。也就是說,只有通過生產性試驗,才能可能拿到安全證書;拿到安全證書後,需要通過品種審定,才可能產業化。除了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商業化的轉基因棉花和木瓜,轉基因抗蟲水稻、轉基因植酸酶玉米拿到安全證書後還沒有商業化。根據「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一些品種在未來還會陸續拿到安全證書,並可能啟動商業化。

就美國轉基因監測問題,杜邦先鋒對外品牌官KevinDiehl對和訊網表示,不同國家審批進度、法規要求不同,他們自采數據就需要3年,根據不同國家還要提供額外的數據。向歐盟提供一套材料全部從地面堆起來要9米高;中國對於轉基因種性的引入比較特別,要在美國、加拿大、巴西獲批過的基因技術才可以在中國提出申請。最終要獲得每一個生物的特性的獲批才能被進口。即使去美國本土的夏威夷州也要得到許可才能把試驗帶到當地做。

Kevin介紹,一項新的種性研發過程要經歷75項--200項以上,而獲批的行業平均數據是13年,這比研發一個新藥周期要長。

杜邦先鋒在全球有100多個研究室,5,000多名研究人員從事新產品的開發,向全球90多個法律法規部門提供安全性的數據,以證明該項生物技術是安全的,對動物、對人的健康、作物在環境當中的表現是正常的。

但公眾的擔憂、全球不同步的審批、特定材料的需求都是他們每天要面對的問題。

他用抗蟲種性舉例。為什麼蟲子吃下去抗蟲性的轉基因作物會死掉?因為蟲子是腔腸動物,PH值呈高鹼性不能消化,也就是造成蟲子的腸穿孔。但人類屬強酸性物種,所以人類吃下去由胃酸分解成氨基酸。

那麼對於中國來講,未來哪個品種最可能作為商業化的「突破口」?萬建民稱,轉基因抗除草劑大豆和抗蟲玉米最有可能率先批准商業化種植,因為這兩個品種有很大市場需求,同時產品相對成熟,具備國際競爭力。

Kevin說,全球有21個國家種植轉基因作物,其中一半在發展中國家,他們更看重生產力提高。

8月8日,中國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要推進新型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大豆等重大產品產業化。

中國產業化優勢在本土化配套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在2008年立項了一個名為「轉基因重大專項」的大工程,這項工程計劃用15年時間完成,計劃投入經費240億元(國家投入120億元)。參加研討的農業生物領域科學家張世平表示,和國際跨國公司相比,中國的種子企業在產業布局、資金投入上劣勢很明顯,如跨國企業先正達過去一天的預算就達2,000萬,而中國的轉基因重大專項分15年的總預算,中央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資金才200多億。

不過,張世平認為,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由於我們是針對中國市場,在本土進行研發,如轉基因玉米,能針對亞洲玉米螟,東方粘蟲等等,因此我們的產品能很快適應中國的農業種植,而美國的產品針對的是美國玉米的蟲害。

張世平堅信,中國的企業可以將研發面集中於幾個優勢行業,如從玉米、大豆做起,如果政策開放,社會支持,將來中國也會有大的農業企業成長起來。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所研究員黃大昉表示,「十三五」的科技創新規劃公布以後,不等於轉基因產業化就指日可待,中間還有一些障礙、問題需要克服。

首先是觀念上還需要進一步轉變,特別是管理部門官員,要真正和中央保持一致,真正地行動起來。其次,原來一些不適合於產業化發展的條文,包括一些安全評價、品種審定的規定,它們和國際不接軌,也沒有科學基礎,這些條文需要修訂。

黃大昉認為,目前要盡快把品種審定工作明確下來,不能再發了安全證書以後又搞三五年的品種審定,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如果沒有堅定的決心和有利的措施,轉基因產業化還會被延誤。

對此,萬建民認為,與美國的差距,第一個是產業化水平。美國90%的玉米,90%的大豆,幾乎100%的棉花,包括油菜,都是轉基因品種。動物產品上,已經批准轉基因三文魚、苹果,大家都說主食,但是美國的轉基因甜玉米是生吃的,也已產業化;第二,他們的研發體系比我們完善,他們以企業為主體,從基礎研究,種子資源篩選、功能分析、材料的創制、品種培育、產業化,一條龍的研究是以企業為主導的;第三,他們獲得的支持的強度遠遠大於我們;第四,體現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差距。

位於艾奧瓦州得梅因的Kimberly農場是一個典型的美國農場,農作物種植面積大,適合規模化經營,農業機械化、專業化、一體化程度都很高。該農場的主人RickKimberley曾多次拜訪中國,去過哈爾濱、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曾在2012年接待過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

談到種植技巧,Rick說,翻耕會造成風蝕土地,焚燒秸稈都是破壞土壤的行為。和訊網把在新疆、山東、安徽等省份實地調研的結果告訴Rick,以前的翻耕和焚燒秸稈都已得到一定遏制,在農忙季節可見機械化操作,地區之間由於環境不同有所區別,新疆部分實現集約化生產,山東、安徽甚至出具焚燒秸稈15天拘留、罰款5,000元的規定。

RickKimberley的兒子GrantKimberley就職於艾奧瓦州大豆協會,該組織是「國際大豆種植者聯盟(ISGA)」成員之一的「美國大豆協會(ASA)」在美國艾奧瓦州的分支機構。當和訊網提到集約化的結果可能是推動城鎮化、也可能留下老弱殘的情況,Grant卻認為,農業對年輕人是個機會,今年大豆和玉米的量產會達到,每英畝60蒲式耳和200多蒲式耳。(注: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單位換算表,1BU大豆的重量是60lb/磅或27.2154公斤。)

糧食安全是轉基因研究的基本出發點

那麼,為什麼做轉基因研究?萬建民認為,從三方面考慮。其一,食物安全。到2020年,糧食缺口達9,000萬噸,肉、奶缺口分別為849萬噸和768萬噸,糧食產量必須提高20%,糧食的安全是有隱患的,2015年進口大豆8169萬噸,國產1,200萬噸,大部分是進口。玉米、小麥、水稻全面進口,累計已經達到1億噸。

其二,我們國家是病蟲害頻發。同時雖然我們有20億畝的耕地,但是有7億畝的耕地缺水、高溫、鹽鹼、土壤貧瘠。所以,這些自然災害不利於農業生產,這與美國有些差別。

其三,健康安全。最近中央政府對扶貧很重視,中國解決糧食供給量的安全。但是,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營養狀況是有問題的。鐵、鋅等元素缺乏。還有就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高」病人也需要新的品種供應。

萬建民介紹了三種「特殊」的轉基因水稻。首先是利用水稻生產出人血清白蛋白,這是武漢大學楊代常教授做的一項重要研究,該項研究是利用轉基因水稻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出可供人類使用的人血清白蛋白,由於人血清白蛋白作為人工血漿替代物在醫學上有廣泛而重要的用途,因此該研究非常珍貴,該項目已具備了產業化的條件。

楊代常的論文「Large-scaleproductionoffunctionalhumanserumalbuminfromtransgenicriceseeds」(利用轉基因水稻規模化生產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於2011年10月31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後受到國際廣泛關注。

第二種是有利於減肥的轉基因水稻,名為「高抗性淀粉轉基因水稻」。簡單來說,一般大米吃進去後,其淀粉成分會很快被消化吸收變成糖,而這種大米的淀粉不容易被酶解,最後只能排出來,它是糖尿病患者和減肥人士的福音。

此外,還有造福於高血壓患者的轉基因水稻,這是一種轉ACEI基因水稻,能夠讓「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抵制劑(ACEI)」在大米中特異性高效表達,從而起到在人體中促進血管擴張,抑制血壓上升的作用。

和訊網注意到美國農場的農民對經營農場和個人事業也都有不同表現,有些農民會利用期貨市場去對沖作物風險,芝加哥有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Group。

Nancy家的農場,種植着有機大豆,買家來自日本神戶的Delong(音:德隆)公司。據Nancy介紹,跟Delong合作已有25年,對於有機田管理的付出要遠大於轉基因種植,因此價格也會高於後者的成品,這個取決於市場需求,對於她來說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賺錢的市場行為。

而在SaraRoss家的WindyHills農場,和訊網了解到,除了農場的工作,Sara兼職從事作物保險行業的工作,她的丈夫是一家年加工能力4500萬加侖的生物柴油加工廠的董事,加工廠的原料是大豆油、玉米油、動物脂肪。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