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期貨2隊】四季度油脂看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24 19:50
操作策略
未來3個月,操作策略如下:
1、YP1705擴大套利策略。入場價位640-740元/噸,第一目標位1000元/噸,第二目標位1300元/噸,止損價位630元/噸以下。
2、Y1701逢低做多策略。入場價位:6200-6700元/噸,第一目標位7000元/噸,第二目標位7300元/噸。
3、P1701逢低做多策略。入場價位:5400-5800元/噸,第一目標位6300元/噸,第二目標位6500元/噸。
時間周期:
10月中旬—12月
操作依據:
(1)美豆單產繼續大幅上調空間有限,美豆利空出盡,而受出口旺盛支撐,以及潛在利好提振,進入震盪築底階段。
(2)馬來棕櫚油月均需求在180萬噸上方,產量雖維持高位,但供給與需求大致持平,後期庫存將回升,但預計回升將緩慢。
(3)進口價差倒掛高企,國內棕櫚油到港偏低,而由於每月仍有大約40萬噸左右的剛需,國內棕櫚油庫存有可能繼續下滑,低庫存成為常態。
(4)四季度是油脂整體的消費旺季,豆油將進入去庫存周期。
正文目錄
1.南美豆供應偏緊,需求轉向美豆...4
1.1.美豆短期利空出盡....4
1.2.南美豆供應偏緊....4
1.3.拉尼娜影響南美大豆....5
2.印度豆油進口增幅大於棕櫚油...6
3.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恢復緩慢...7
4.四季度是油脂消費旺季...8
4.1.豆油將進入去庫存周期....8
4.2.棕櫚油庫存歷史低位徘徊....9
5.市場分析與展望...10
圖表目錄
圖1:巴西大豆月度出口....4
圖2:阿根廷大豆月度壓榨....4
圖3:南美大豆消耗和庫存....5
圖4:拉尼娜與巴西豆單產....5
圖5:拉尼娜與阿根廷豆單產....6
圖6:印度脫膠豆油月度進口....7
圖7:印度毛棕櫚油月度進口....7
圖8:印度棕櫚油月度進口....7
圖9:印度葵花油月度進口....7
圖10:馬來棕櫚油產量....8
圖11:印尼棕櫚油產量....8
圖12:豆油月度產量....8
圖13:豆油月度表觀消費量....8
圖14:國內豆油商業庫存....8
圖15:棕櫚油月度進口....9
圖16:24度棕櫚油月度進口....9
圖17:棕櫚油表觀消費量....9
圖18:港口棕櫚油庫存....9
1.南美豆供應偏緊,需求轉向美豆1.1.美豆短期利空出盡
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中,大幅上調單產1.7蒲式耳/英畝至50.6蒲式耳/英畝,也遠高於市場預期的49.2蒲式耳/英畝,但市場前期已經交易了50蒲式耳/英畝的單產預期。由於舊作出口、新作出口和新作壓榨的上調,部分抵消產量上調產生的庫存壓力,16/17年度期末庫存僅上調0.35億蒲式耳至3.65億蒲式耳,略高於市場預期的3.33億蒲式耳。報告偏空,但利空程度有限。
美國明尼蘇達州、南達科州和內布拉斯加州是美國的次大豆主產州,這三州土壤墒情長期處於相對偏干狀態,而ProFarmer的調研基本沒有將這些州全部納入調研范圍。這三州的產量如何,將影響全美大豆單產的平均水平,美豆單產後期會不會有變數,需要觀察。同時,未來兩周,美豆產區相對潮濕,既不利於早熟大豆的收割,也不利於晚熟大豆的干物質積蓄。上述只是市場的潛在利多,會不會成為真正的利多仍存變數,但在市場已經基本消化高單產的情勢下,單產只要不及預期就會極大提振多頭的信心。同時,出口需求旺盛也將提振市場。
1.2.南美豆供應偏緊
去年巴西大豆播種期遭遇干旱,雖然後期降雨改善,但仍致使今年產量不及預期。由於前期對產量的良好預期,巴西預售龐大,導致巴西上半年出口明顯高於往年同期。前7個月,巴西共計出口大豆4437萬噸,較去年的4069萬噸增加近400萬噸,增幅為9%。由於今年產量和去年大致持平,巴西大豆國內壓榨需求旺盛,導致巴西大豆供應吃緊,後期出口乏力。
今年4月阿根廷遭遇嚴重洪水,預計損失大豆300萬噸,大豆品質也也有所下降。阿根廷國內大豆壓榨利潤良好,壓榨高企,國內需求旺盛將降低阿根廷大豆出口。1-7月,阿根廷共計壓榨大豆2642萬噸,較去年的2331萬噸增加310萬噸,增幅高達13%,創歷史新高。去年12月16日,阿根廷新政府實施匯率改革,比索匯率貶值達50%,增強了阿根廷大豆的出口競爭力,但出口增量不及市場預期。阿根廷國內通貨膨脹高達30%,阿根廷農民囤積大豆以抵御通貨膨脹。阿根廷每年出口僅1000萬噸左右,主要用於國內需求,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
由於下半年南美大豆供應偏緊,美國大豆出口光明。1月以來,美國大豆出口前景已經變得相當光明,由於強勁的全球需求和南美產量的不足。3月、4月和5月南美大豆出口和壓榨需求旺盛,導致後期大豆可供應量大幅減少。由於上述因素的影響,截止5月底,預計南美大豆供應比去年同期少1500萬噸。
1.3.拉尼娜影響南美大豆
目前,拉尼娜只是市場的預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已經宣布厄爾尼諾已在今年5月正式結束。與此同時,目前條件或有利於拉尼娜在6個月內出現。從歷史情況來看,強厄爾尼諾轉化為拉尼娜概率較大。
從理論上來說,拉尼娜對於大豆主產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將導致美國西南部地區異常干燥,不利於美豆單產,但美豆主產區在中西部地區,產量下降幅度還取決於拉尼娜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同時,拉尼娜將導致巴西中南部地區(大豆主產區)以及阿根廷干旱,不利於單產。
NOAA本周上調拉尼娜發生概率。他們認為,拉尼娜將有70%的可能與北半球的秋天發生,並且有55%的可能將持續至16-17年冬季。
備注:圖中標注的厄爾尼諾/拉尼娜的年度以ONI指數峰值/谷值出現的年度為基准。單產單位:公頃/噸
從兩大主產國的單產實際統計數據來看,阿根廷豆的單產與拉尼娜現象存在明顯相關性,而巴西豆的相關性並不是很顯著。與前一年的單產相比較,幾乎所有的厄爾尼諾/拉尼娜天氣模型轉換年(紅框標注)和拉尼娜年阿根廷豆單產同比都有所下降。與單產趨勢線(1978年度開始)相比,絕大部分拉尼娜年的美豆和阿根廷豆單產比當年的單產基准要低。拉尼娜的強度與單產的趨勢特征以及同比增減幅沒有顯著相關性。
圖14:國內豆油商業庫存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川普高關稅啟動!聯準會利率決策增變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