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暉:財富管理一站式產品的嘗試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8 13:30
一站式的理財產品針對的目標客戶群體是,每年預期收益達到銀行理財產品的水平,而長期收益率能夠完成其理財規劃長期目標,且本金不冒額外風險。這樣的設計大幅改善了客戶為了提高預期收益,而不得不承受本金損失風險提高的問題。
在剛開始做社區財富管理的時候,我們總是很羨慕海外的同行-那里的客戶對於理財規劃的意識很高,對於專業機構的信任度也高,客戶多數具備對於金融整體知識的基本概念,且充分了解社會分工的存在與優勢。相對於現在的國內市場,這是一個着實讓人向往的市場狀況。
我們曾經做過這樣的嘗試:為客戶做理財規劃的同時,進行相關產品配置,其中涵蓋了固定收益類、基金類、保險產品等,客戶當時也對此理財規劃很滿意。然而在過了一年之後,我們發現客戶的滿意度反而在下降。為什麼我們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客戶獲得了滿足其風險收益預期的產品組合,所配置的產品在同類產品中都處於較好的水平,滿意度反而下降了?
經過與客戶的反復溝通,我們終於發現,當客戶不能夠把配置的各種產品,看成一個整體組合來進行評估,而是僅僅盯着單個產品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客戶的最終感受是這樣的:固定收益的產品還行,但也不是最高;保險產品沒啥感覺;基金類的產品虧錢了,就和我在銀行買的基金虧錢了一樣。
從這個的思路出發,不難預見,如果我們希望客戶對他的理財規劃滿意,必須要做到的是,固定收益產品是行業內收益最高的;權益類產品是不能虧錢的,上漲時最好還要戰勝指數。當然,這些要求會是所有財富管理機構努力的方向。可是,如果這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前提,那對於一個財富管理計劃來說哪怕不是致命的,至少也是相當不合理的。因為這會使得自己的理財期望變得越來越短視,從而無法順利達到其長期目標。更重要的是,客戶很難從這樣的服務中獲得本應屬於他們的幸福感。
客戶另一方面的不滿,則來自於被日漸寵壞的收益率預期。此前,信托產品"保兌付"使得客戶對於信托,甚至是一些所謂的固定收益私募產品變得越來越缺乏風險意識。有人覺得根本不用挑選產品,只要收益率高就行。於是市場上各種機構,都在銷售預期收益奇高的所謂"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12%以上),因為這種產品短期看不到風險,收益遙遙領先市場"同類"的產品,因而帶給客戶的幸福感非常明顯。然而,與風控扎實的固定收益信托產品相比,這樣的收益率的上升,帶來的必然是風險的顯著上升,而這樣的上升是整體投資資金的風險上升而非局部。
事實上,高收益必然伴隨更高的風險。以我們的經驗來看,所謂固定收益產品的風險上升,其實比浮動收益產品的風險上升對客戶的傷害更大。因為客戶本不願承擔高風險的。另一方面,固定收益產品的風險爆發會有一個臨界點:沒有問題時平穩收益,一旦出現問題,通常就是大問題,甚至有時本金都無法追回。可是我們正是因為不想冒太高的風險,才投的固定收益產品,不是嗎?
悖論其實是可以解決的-本金有保證,提高當年度收益的風險,同時提升長期收益率。我們將85%的資金投入低風險的固定收益信托-通常限於基建類政府項目,及資產負債率低的大型房地產企業(全國100強),且只接受抵押充足,擔保有力的集合信托-作為配置。15%的資金投資指數基金及歷史業績良好,風格鮮明的基金產品,並嚴格設定每年20%的止損線。
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一個一站式的理財產品。針對的目標客戶群體為:每年預期收益達到銀行理財產品的水平,而長期收益率能夠完成其理財規劃長期目標,且本金不冒額外風險的客戶。這樣的設計,大幅改善了客戶為了提高預期收益,而不得不承受本金損失風險提高的問題。
一站式產品還有另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最為直觀的就是,我們解決了客戶對於產品組合感受模糊、評價困難的問題,因為結果的呈現就是一體化的,而客戶在得到長期的優質規劃與理想收益的同時,幸福感顯著提高。這正是社區理財所追求的。
另一個好處在於風險對沖。因為在股票的估值體系里,利率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變量。當利率開始下降時,客戶不一定一開始就很敏感,因為他們的固定收益投資在一定周期內,收益率不會發生改變。但股市會做出一定的反應(此處的利率不是官方利率,而是市場的融資利率)。所以,當利率走低時,長期來看會發現我們的權益類投資部分仍在增值,這樣彌補了我們固定收益產品在下一周期利率下降的問題;當利率走高時,權益類投資市場若因此下降,既有止損機制作保障,又可以在後一周期的固定收益產品的升值中獲得更高的收益。
作者陸曉暉系融義財富創始人兼CEO,在社區理財領域和社區綜合化平台的戰略、運營和管理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並形成完整而成熟的理論體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