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姚亞平:創業者要做正確的決定,而非容易的決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2 11:20


編者按:相信有不少的創業者會存在這樣的困惑:我到底應不應該去跟風口,畢竟站在風口上更容易拿錢?創業的失敗率這麼高,那他們背後失敗的第一因又是什麼?早期創業的真理是什麼?為何大家公認的「早期創業需要快速迭代」這一方法,可能存在陷阱?創業者與投資人到底該如何相處?之所以出現「資本寒冬」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為了和你一起弄清楚這些問題,今天的微信,投投分享前段時間姚亞平先生做客「投資人說」時,有關自己從業10年來的投資感悟。他的這些感觸與思考,應該值得你花時間來閱讀。

姚亞平先生,沸點資本合伙人,擁有10年互聯網投資的經驗。在加入沸點資本之前,姚亞平先生是高原資本的執行董事。此前,姚亞平先生曾先後就職於漢能投資集團、百度投資並購部及凱旋創投。姚亞平先生投資的案例有團車網、7k7k、股票雷達、去哪兒、安居客、華揚聯眾等優秀企業。

正視經濟周期


有人說創業與投資像爬山,但在我看來,這兩者更像是沖浪,趨勢是一波接一波地更替向前的。試想如果你在一波3米高的小浪上,你可能翻幾個跟頭,贏得一些掌聲。而如果你能遇到一波12米高的大浪,你就能有機會連翻幾個花式的跟頭,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業。

實際上大浪是不常見的,大部分時間里你能遇到的都是小浪花。大浪沒有來就只能等待,一旦大浪來了你也要能抓得住才行。浪的大小對於創業者而言是運氣,對於企業就是周期。

創業者需要跳出自己所在的那個圈子視野,站在整個行業發展的周期來看。比如互聯網創業,大概是每兩三年一個小周期,六七年一個大周期。一家公司的發展差不多需要五到七年,那這中間一定會經歷兩三個波峰波谷,我們看到每一個周期都會成就幾家偉大的公司。

真正考驗一家公司的時候就是在低谷。市場好的時候並不體現你的優勢,在這過程中創業者需要正視經濟周期對市場的調節作用。市場是很聰明的,一般陣亡的公司都是應該陣亡的。

過去這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明星的公司很多,但長壽的公司很少,很多公司的隕落不過轉瞬間。從中你會發現一個規律,其實每個年代都有公司火過,1903年當萊克兄弟試飛成功後,很多做飛機制造的公司都成為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當時在紐交所上市的公司差不多有350家都是與飛機相關的,但除了波音公司,它們當中沒有幾家能活到今天。

*奧維爾-萊特(左)和威爾伯-萊特(右),攝於1905年。

我剛進投資行業的時候,請教過前輩一個問題:既然投互聯網這麼掙錢,那為什麼還有人會投其他的行業?他告訴我說,其實你不知道,每一個領域都曾經紅過。這讓我意識到,或許我現在所擅長的東西,很可能很快就變成了屠龍之術;我所忽略的行業,則有可能成為下一片藍海。

我的六點投資感悟

我從2006年開始做投資,一路走來有六點感悟想與你分享:

第一點:這個世界上從不缺乏機會,即使在BAT已經占據絕對優勢的今天,留給你的機會仍然還很多。

我最初做投資的時候,對於所接觸到的創業者,都會問一個問題,如果這件事新浪跟進了,你怎麼辦?因為當時我們覺得新浪就是無法逾越的公司。如今還有很多投資人也會問創業者類似的問題,如果你做的這個事騰訊做了,你怎麼辦?但後來證明這就是一個偽問題,因為我們看到即使在BAT這類互聯網巨頭的重壓之下,雷軍還是做出了小米,程維也做出了滴滴等。所以我說,這個世界永遠不缺機會,相反,缺的是發現且高度認可這個機會並迅速執行的人。

第二點:拋棄臆想出來的用戶需求,創業者要解決用戶真正的問題。

大多數的創業者都「死」在什麼地方?

在我看來就是「死」在自己所臆想出來的用戶需求之中。目前有不少的創業者都在追逐一些熱點,但實際的情況就是,有些需求只是隨着行業被熱捧而浮現的偽需求。

那如何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呢?

創業者在研發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從用戶的強需求切入。在滿足用戶強需求的過程中,你還需要不斷地接收用戶的反饋並快速迭代。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陷入快速迭代的陷阱之中。一些創業者都強調快速迭代,但這只能在你找到方向、確定目標後才能發揮作用。在未確定方向之前,快速迭代是沒有意義的,就像你去做用戶調查不是為了讓用戶告訴你他要什麼,而是驗證你的假設是否有偏差,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三點:專注是早期創業一個很簡單且非常有效的真理,但大家卻經常忽視。

每當我看到有創業公司同時開展幾項業務的時候,我都會感到很納悶。早期創業就是沒錢、沒人、沒資源,你能將一個點做好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你的A業務投100萬能產生30萬利潤,你的B業務投100萬能產生40萬利潤,那你為什麼還要堅持做A業務?實際上福布斯富豪榜上絕大多數的富翁一輩子都只做成了一件事,如果你能集一生的精力去做好一件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第四點:選擇合適的合伙人非常重要。

我比較反對在網上征集合伙人,因為這樣招來的人沒有信任基礎,產生利益沖突的可能性會較高。如果你與合伙人的關系就是這樣的,那你們成功的可能性會相對降低。

如果你們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我就知道,你們誰打誰一個耳光,都不會讓你們的關系鬧到分崩離析的地步。作為投資人,我們很在意這個公司的合伙人氛圍。我們會在私人的場合組織大家一起吃飯,然後觀察合伙人之間的關系,比如筷子掉的時候誰去撿,誰給誰倒水。這些雖然是小事,但足以讓我看到你們關系中一些本質的東西。

第五點:成功的公司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滿足了消費者一個隱藏而簡單的本質需求。

在商業社會當中,如果你解決的消費者需求足夠簡單就意味着這個市場足夠大。2006年的劉強東還在中關村(000931,股吧)賣刻錄光盤、移動硬盤,當時整個數碼產品市場賣假貨的風氣盛行,消費者只是想買一個便宜且有保障的光盤或硬盤,但沒人能夠滿足。而劉強東正是捕捉到消費者這個需求後,便下定決心要為消費者提供有保障的商品,正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決策卻給創業早期的劉強東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現在我們再來看給用戶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這件事,實操起來難嗎?不難。悟到這一點難嗎?也不難。但做到這一點難嗎?非常難。因為當時整個中關村數碼產品的經營者都不以此為目標,如果你這樣做無疑就是在向他們宣戰,同時你還不知道這樣做後自己能撐多久。

相信對於一些創業者而言,做這樣一個類似的決定顯得異常艱難。也正因為下定決心堅持這樣簡單的道理成本太高,很多創業者都想着做一些一勞永逸的事情,最後的結果就是隨了大流。

第六,創業者要用平等的心態和投資人打交道。

我們看到很多的創業者初次見投資人時,都會用一種仰視的心態去看投資人,這類的創業者多半成功不了。

在我看來,創業者與投資人的關系就像是老師與學生。很多創業者在早期的時候需要投資人給指點一二,這就好比一個高中老師可能正在教一個未來要考上哈佛大學的學生,這個學生將來是肯定要超過這個高中老師的。

同樣,創業者也是會不斷成長蛻變的。優秀的創業者一定會成長為比投資人優秀得多的企業家,我們投資的創業者要有能力讓我們產生抱未來大腿的沖動。我們也很關心他的身上是否有執着、不服輸的精神。哪怕是被打倒後仍然不舉手投降,心里還想着如何打回去,甚至是賣掉房子也要再來一次,這種Allin的心態我們非常看重。

融資的真正價值

近來有許多創業者、投資人都呼吁要回歸商業的本質,在這當中又牽扯到另一個詞「商業模式」。那什麼是好的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好的商業模式就是你從客戶身上獲得的收入要大於獲得這個客戶的成本,邊際收入一定是大於邊際成本的。

*查理•芒格(CharlieThomasMunger,1924年1月1日—)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

查理•芒格(CharlieThomasMunger)老先生曾就好的商業模式提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隨着油罐的增大,油罐的表面需要的鋼鐵將以平方增加,而油罐的容量將以立方增加。

既然大家創業都想着去賺錢,那為何還會有補貼現象發生?這不是與商業的本質相違背嗎?其實並不違背。《聖經•福音》里有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就是社會學上的馬太效應,放在互聯網創業投資上則更為明顯,具體表現就是贏家通吃。

從2000年到現在,每一個垂直領域里,只有成為第一名才能生存,第二名與第一名的市場份額相差甚遠,更不用說第三名了。同時,行業第一名的公司在融資上也很占優勢。如果你在行業里排名靠後,要想得到資本的青睞,那現有的業務數據至少要比領頭羊公司好很多且領頭羊公司足夠差。因為只有這樣的數據表現,才能說明你有潛力與執行力,有可能後來居上。正因為如此,很多公司現在才會瘋狂地補貼用戶,希望搶占市場的第一名。

實際上所有的生意,只有壟斷才能掙大錢。創業方向的選擇,應該從壟斷小市場開始,不要一開始就選擇大而競爭激烈的市場。如今有很多的創業者還不太清楚融資的真正價值是什麼。其實融資是幫助你拉開你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加速你形成行業壟斷的利器。

最好的創業時代

如何理解現在大家所說的資本寒冬?

我是這樣來看的,將股權看成資產,股權投資就是一個資產與資本相匹配的過程。既然是匹配,就難免會出現資本過剩或者是資產過剩的情況。十年前,市場是錢(資本)供小於求,現在是錢(資本)供過於求。

如今的資本寒冬完全是一個經濟周期的產物,屬於一個正常的市場變動。就好比大家所說的公司估值,其實這並不是投資人或創業者一方就能決定的,而是由當時的市場行情所決定的。市場熱的時候,估值自然可以往上升;市場遇冷的時候,估值自然就往下跌。

之前有人問我,目前的創業環境是不是變得比以往更艱難了?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我們正處在人類幾千年歷史上最繁榮的創業環境中。再早幾年全國風險投資機構的數量非常少,如果你不是哈佛的畢業生,沒有相關的海外背景,你基本上是很難拿到錢的。

現在市面上有成千上萬家的投資機構。試想你在這樣環境下仍然沒有拿到錢,這很有可能就說明了你的項目是存在問題的,或許你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的項目。

雖然現在的創業環境變得更好了,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告訴你市場上又出現了什麼新模式,哪個項目又獲得了多少的融資。但我個人非常不喜歡在媒體上看各種投資的新聞,尤其是不喜歡看到我投資的那些公司的新聞,因為我相信早期太過於耀眼的明星公司將更有可能淪為流星公司。

如果將做投資看成一場賭局,這就意味着你想贏錢,那就必須要有人要輸錢。投資就是這樣,你要掙別人因判斷失誤而輸掉的錢,如果你跟別人的判斷都一樣了,那你還要怎麼掙錢。

如果我做一個投資,我的同事都和我說,你這個投資決策太正確了,那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決定。一旦在一件事情上大家都達成了共識,很可能就意味着這件事情變得無利可圖了。

其實無論創業者、投資人還是普通人,如果你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都需要面臨一個相伴你一生的問題:如何持續性地做正確的決定而非容易的決定?

因為現實告訴,我們那些容易的決定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損失。

在多數情況下,要想做出正確的決策,一群日理萬機的聰明人往往還比不上一個人。集體智慧顯然小於集體中每個個體的智慧之和。委員會的人越多,快速做出正確決策的概率就越小。請記住,大議不賴眾謀!對於創業者而言,你必須要享受創業路上的孤單,你必須要有將自己關在小屋子里獨自做重大且艱難決定的勇氣。

最後我想再以一段自己的投資感悟作為結尾:

一張手紙只有10%的面積是用來擦屎的,剩下90%的面積是為了防止手沾到屎。換而言之,我們的投資生涯應該只有10%的時間是用來做交易的,剩下90%的時間是用來思考,保證投資不出錯的。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