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別管iPad!蘋果生存重心還是離不開iPhone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蘋果智慧型手機iPhone,是公司營收主要來源。(圖:iPhone 3GS,來源:手機官網)
蘋果 (Apple Inc.﹔AAPL-US) 周三發表萬眾矚目的新產品─平板電腦 iPad,為公司歷史寫下新頁。不過《華爾街日報》卻預先指出,無論如何蘋果的業務核心,還是離不開智慧手機 iPhone。
報導指出,只要看看蘋果最新財報,便能了解到 iPhone 對公司生存的重要。這是蘋果首度按照新的會計準則所計算的財報;而根據舊準則,iPhone 的大部分營收及相關支出,都遭延滯 2 年,這嚴重掩蓋了該產品剛推出的初期,所帶來的巨大利多衝擊。
如今蘋果財報,列入了實際上 iPhone 所有的相關營收及支出。蘋果公佈,截至上個月 26 日為止的 2010 年度第 1 季,iPhone 及相關產品的營收額達 55.78 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額的 36%;相較於電腦部門營收僅 44.5 億美元,而 iPod 營收額也才 33.9 億美元,都比不上 iPhone。
報導指出,蘋果過去 3 年的銷售額之所以能夠翻倍成長,iPhone 是最大功臣。這段期間,蘋果的麥金塔 (Mac) 系列電腦銷售也顯著成長,但 iPod 的業績則大致持平。
不僅如此,蘋果的毛利率在 iPhone 加持下,更由 3 年前的 31% 上升至 40.8%;因為根據美國金融研究公司伯恩斯坦 (Sanford C. Bernstein) 估計,單單 iPhone 上季的毛利率便高達 60%,拉高整體數據。無怪乎蘋果上季的營業現金,能由 3 年前的 18 億美元暴增至 58 億美元。
不過報導也警告,如果蘋果營收過度仰賴單一產品,將會帶來風險:一旦該產品銷售額下滑,造成的衝擊也較大。更何況如今連 Google Inc. (GOOG-US﹔谷歌) 也加入智慧型手機戰局,在競爭壓力加劇之下,蘋果的風險也增大。
報導提醒,只要蘋果繼續創新,超越對手,公司在行動設備市場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Gartner 估計,光是今年,全球行動設備市場便可達 13.2 億支;而蘋果的 iPhone 自 2007 年推出以來,累積才只賣了 4.24 億支。
然而蘋果的 iPhone 業務,也有其結構上的優勢。首先 iPhone 軟體與蘋果專屬的 iTunes 音樂軟體整合,超越不少競爭者;其次,iPhone 的手機應用程式數目,目前還遠遠超過其他對手。另外蘋果的實體零售商店網絡發達,也有助其維持價格。
至於市場新寵平板電腦,根據 Gartner 預估,今年各類電腦產品 (PC、筆電、小筆電) 全球銷量將僅 3.366 億台。因此要 iPad 短期內對蘋果的獲利帶來正面衝擊,恐怕很難。雖然蘋果可以另闢平板電腦戰場,但《華爾街日報》認為,目前蘋果還「是個十足的手機公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