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全球車市風水輪流轉 美國入冷宮 新興市場成寵兒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長久以來,汽車產業成功的秘訣便是滲透進美國市場,包括豐田(TM-US)、本田(HMC-US)、BMW、賓士便是這麼做的,它們也享受在北美市場觸角廣深後所帶來的豐厚利潤。利潤豐厚到讓車廠願意忍受美國繁雜的法規驗證,甚至費事的將右駕車改為左駕。它們努力壓低生產成本,在美國花上數百萬美元行銷,只為了取悅美國消費者。

《Businessweek》報導,但這一切已成過去。在過去,你在美國看不到車廠的任何一款車,通常是因為它不受消費者、政府或是兩者歡迎。但現在風水輪流轉,你在美國看不到一款車,是因為它去了更具吸引力、也更好打入的市場。


中國汽車製造商協會指出,2009 年時,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經濟成長帶來的爆炸性需求,使得中國車廠吉利、奇瑞、比亞迪努力生產也難以趕上。

研調機構環球透視分析師 Rebecca Linland 預期,中國今年汽車需求來到 1500 萬輛,到 2015年 時將成長到2000萬輛。這是全球車廠皆虎視眈眈的最大單一市場。

4 月時,報導指出福斯執行長 Martin Winterkorn 告知股東,預期到 2018 年時,中國車市將成長 75%、印度車市將成長超過 100%。

那麼,中國車廠想要跨足美國車市嗎?環球透視的Linland表示:「就現在來看,很明顯的美國並沒有中國車。由於美國經濟崩毀,我們現在的現金流不若以往。中國自己本身就有許多尚未滿足的需求及潛在需求,因此進軍美國也有些不切實際。」

除了中國自身汽車需求增長之外,中國對投資在美國賣車仍多所疑慮。它們的產品需要符合美國的環保跟安全標準,過了這關之後,還要克服美國消費者質疑它們的車太小、沒力、無價值感的觀感。

在最近幾年的一次國際原油價格飆升,當美國油價上揚到每加侖 4 美元左右時,許多美國消費者拋棄吃油怪,轉投油耗佳的雙門小車或房車。那時只有歐亞車商有車款對應,美國車商仍然布滿了大型休旅車及貨卡。

但現在油價下滑,小車銷量下降,大車及卡車的銷量又回來了。戴姆勒其下的小車Smart銷量就掉了62%、Mini Cooper 銷量亦跌。同時間,福特的Q3 財報亮眼,獲利達16.9 億美元,Q1-Q3 累計輕型卡車銷量年增23%。

這並不代表歐美、亞洲車商便不必擔心來自中國及印度的競爭。

福特將 Volvo以 15 億美元售予中國的吉利。印度的塔塔汽車,也在去年以23億美元收購 Jaguar Land Rover。

Linland 指出:「塔塔在美國已算有不錯的良好知名度。若你在新興市場是個知名品牌,何必來到美國打一場成熟市場的辛苦戰爭。」

儘管今年美國小車銷量下跌,但分析師認為一旦油價回升,銷量便會回來。尤有甚之,到2016年時汽車油耗必須從現行的27.5 mpg(每加侖可跑英哩)至37. 8mpg,料將刺激美國小車需求。

分析師表示,預期在 5-10 年內,全球戰略車種在美國的將能見度大幅提高。全球車種,指的是那些在世界各地銷量良好的小車。2011 年 1 月時,飛雅特將重返美國市場,但在那之前,小車經銷商只能靜待良機。

Linland指出:「小車市場可能是現在車市中最具風險的,畢竟消費者尚未大喊『給我小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