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香港ETF平台失亞洲領導地位 金發局11建議強化競爭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28 10:22


图片说明

謝清海認為,香港須建立公開透明、規則清晰明確的平台,以便利發行人推出ETF。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金發局昨(27)日發表報告,建議推動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發展。報告指出,香港的ETF在過去15年,發展一日千里,現時共有超過100支ETF在港上市,交投額多年來在亞洲高踞榜首,但近年東京及上海的交投已超過香港,香港退居第3,加上首爾及台灣急起直追,香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平台已失去亞洲區領導地位。鑑此,報告提出11項措施,提升香港ETF平台的競爭力,其中包括將ETF納入滬港通及基金互認、推廣強積金採用ETF、鼓勵基金公司自行研發新的基準指數等。

《星島日報》報導,香港ETF市場發展逾15年,現時市場共有131支ETF,但謝清海稱ETF交投分布極不均衡。報告指出,盈富基金(2800-HK)、安碩A50(2823-HK)、南方A50(2822-HK)、恒生H股(2828-HK)及華夏滬深300(3188-HK)等5大ETF已佔ETF總成交的95%;其中安碩A50更佔近40%,主要是由於ETF分銷途徑有限所致。

隨着亞洲其他市場的發展,香港ETF成交額已失亞洲榜首之位,被東京及上海超過屈居第3,全年成交額約689.3億美元。金發局拓新業務小組成員、惠理集團主席謝清海表示,該交投規模僅佔香港交易市場總成交額約8%,而相關比例在美國達25%;而以資產管理規模計,香港ETF規模約457億美元,而美國達3兆美元。

謝清海補充指,香港ETF發展仍有較大空間,若無法把握機會提升其規模,將相當可惜。而面對亞洲其他市場在ETF發展上推陳出新,香港若不提升競爭力,排名將日趨落後。

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金發局主席史美倫昨表示,香港於1999年成為日本以外,亞洲首個將ETF上市的市場,然而,東京和上海因為積極引入更多新產品,現已取代香港在亞洲區的領導地位,故香港必須採取適當措施,着力提升ETF平台的競爭力。報告建議多管齊下,促使香港重奪區內ETF市場的領導地位。

報告提出的建議多達11項,包括推廣強積金採用ETF、把ETF納入基金互認安排與「滬港通」計劃。另外,還建議改變ETF的分銷方式、培育本地專才、通過跨境上市擴闊ETF的產品種類、考慮使用ETF預託證券計劃、研發新基準指數及避免雙重徵稅等。

謝清海昨指出,為便利發行人在香港推出ETF,香港須建立公開透明、規則清晰明確的平台。香港的ETF認可程序如能簡化,將可吸引從業員和投資者參與其中,從而壯大這類基金的整體市場規模。

他表示,現時香港約有130支ETF,但僅佔整個市場成交的約8%,遠低於美國的25%,而且該8%的成交,更絕大部份集中於5支ETF之中。他說,要持續發展ETF市場,首要增加流動性,繼而發展更多不同的ETF產品。他希望,在3至5年後,香港ETF市場的成交,能增至佔大市成交額15%至20%。

此外,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他認為這優勢很明顯,可吸引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ETF來港上市。截至6月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達9929億人民幣,香港不但擁有大陸以外最大的人民幣資金池,也是最具規模的離岸人民幣融資中心。他相信,香港已穩佔了先機,故應該善用優勢,鞏固領先地位,加強中國與香港的跨境合作,亦為兩地的ETF行業帶來商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