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量子





    2025-11-10
  • 繪圖處理器 (GPU) 巨頭輝達 (NVDA-US),近期正悄悄地將自己定位於量子運算領域的中心。據〈The Motley Fool〉報導,輝達透過新推出的 NVQLink 和 CUDA-Q 系統,創建了一個創新的混合架構,將現今最快的 AI GPU 與早期的量子處理器連結起來。






  • 2025-11-02
  •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強攻量子計算,鴻海研究院離子阱量子計算實驗室 (IonLab) 主任林俊達表示,目標明年中可以推出 2 個量子位元邏輯運算成果、2027 年推出 5 到 10 量子位元可編成的量子電腦原型。林俊達表示,目前實驗室與鴻海 C 事業群合作,完成第一代刀鋒型離子阱,聚焦提升精密加工、製造與組裝技術,明年第二代離子阱則可望導入晶圓堆疊、精密雷射切割與加工製程。






  • 2025-10-28
  • 台股新聞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葉俊顯今(28)日在「2025 AI 物聯網大聯盟年會」指出,AI 正於全球掀起巨浪,台灣必須持續佔據關鍵角色。他強調政府將積極推動「AI 新十大建設」,投入包含軟體應用服務、矽光子、量子、機器人等關鍵技術,打造台灣成為「智慧科技島」,系統性地壯大台灣 AI 國力。






  • 2025-10-25
  • 美股雷達

    據《MarketWatch》報導,IBM(IBM-US) 股價周五 (24 日) 收盤大漲超過 7%,創下 1 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主要受惠於市場對該公司量子運算計畫的樂觀情緒升溫。IBM 早在 6 月即宣布計劃於 2029 年打造「全球首台大型、具容錯能力的量子電腦」,為實現實用且可擴展的量子運算奠定明確方向。






  • 2025-10-24
  •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週四 (23 日) 否認外界報導,指政府正與多家量子運算公司洽談股權交換協議。儘管如此,消息仍激勵相關概念股大漲。《華爾街日報》週四稍早報導,D-Wave Quantum、Rigetti Computing 與 IonQ 等公司被傳正與美國商務部洽談,以部分股權換取至少 1,000 萬美元的政府資助。






  • 2025-10-23
  •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三 (22 日) 報導,Google(GOOGL-US)宣稱,在最新的「Willow」量子運算晶片上成功運行名為「Quantum Echoes」的演算法,不僅可被其他量子電腦重現驗證,運算速度更比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快上 13,000 倍。






  • 2025-10-15
  • 台股新聞

     一、量子運算熱潮席捲全球AI 剛熱完,量子又成市場新寵。隨著 Google 推出突破性的「Willow 晶片」,宣告量子糾錯進入新里程碑,全球科技圈再度陷入追捧浪潮。從美國《國家量子行動計畫》到中國、日本的國家隊佈局,這場新世代「運算革命」正加速展開。






  • 2025-10-14
  • 美股雷達

    美國投行巨頭摩根大通週一 (13 日) 宣布,將在未來十年間投入高達 1.5 兆美元,支持被視為對美國國家與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產業,並推出名為 「安全與韌性計畫(Security and Resiliency Initiative)」 的新投資方案。






  • 美股雷達

    IonQ(IONQ-US) 股價周一 (13 日) 大漲 16.19%,此前該量子運算公司宣布在量子化學模擬方面取得重大進展,這項成果有望加速脫碳技術的發展。IonQ 與一家全球前 1000 大汽車製造商合作,成功利用「量子—經典輔助場量子蒙地卡羅演算法」(QC-AFQMC) 準確計算原子層級的作用力。






  • 2025-10-11
  • 美股雷達

    專家警告,比特幣網絡必須為後量子時代做好準備,因為其加密體系正面臨量子運算的潛在威脅。根據德勤的研究,約 25% 的比特幣可能暴露在量子攻擊風險下。若這些比特幣未能及時轉移至抗量子地址,待強大量子運算機投入使用後,可能造成數千億乃至兆美元的損失。






  • 2025-10-08
  • 美股雷達

    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 Google(GOOGL-US) 量子人工智慧 (Google Quantum AI) 首席科學家德沃雷 (Michel Devoret),以及前量子人工智慧硬體負責人馬丁尼斯 (John Martinis),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克拉克 (John Clarke)。






  • 2025-10-04
  • 美股雷達

    量子運算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宣佈成功開發出一種能夠持續運行兩小時的量子運算系統,這成果為解決長期制約量子電腦發展的原子損耗問題提供了創新方案。研究團隊透過創新的實驗設計方案,有效抑制了量子單位在運行過程中的原子損失現象。






  • 美股雷達

    量子運算股本週迎來大幅上漲,Rigetti Computing (RGTI-US)、D-Wave Quantum (QBTS-US) 及 Quantum Computing (QUBT-US) 等公司股價均飆升超過 20%,其中 Rigetti 自年初以來已翻倍,D-Wave 更達三倍,Arqit Quantum 本週漲幅超過 32%。






  • 2025-09-23
  •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週一 (22 日) 報導,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 與美國總統川普在倫敦會晤期間宣布,兩國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量子運算、人工智慧與核能發展。此舉顯示量子技術正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國際戰略與產業政策核心。






  • 2025-09-20
  • 美股雷達

    美股標普 500 指數周五 (19 日) 上漲超過 6,660 點,科技股成為領漲主要動力。但小盤股指數則出現了自紀錄高點的回落。隨著 5 兆美元期權三巫到期日臨近,臨近收盤時交易量急劇攀升。據美股投資網數據,美國各大交易所的股票成交量約為 277 億股,成為自 2008 年以來第三繁忙的交易日。






  • 2025-09-17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宣布與 CoreWeave (CRWV-US)、微軟 (MSFT-US) 和 Nscale (SMR-US)等公司合作,在英國建造人工智慧基礎設施,並計劃在 2026 年底投資高達 110 億英鎊。該投資將在英國資料中心部署多達 12 萬塊輝達 Blackwell GPU,為英國史上規模最大的 AI 基礎設施部署。






  • 2025-08-28
  • 科技

    根據麥肯錫最新發布的《2025 量子科技監測報告》,量子科技 (QT) 正以驚人速度重塑計算、通信和傳感三大領域。這場由量子疊加、糾纏和干涉效應驅動的科技革命,預計將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並重構多個關鍵行業的競爭格局。量子計算:從突破走向商業化報告指出,量子計算機的核心優勢在於其量子位元 (qubit) 能同時處於叠加態,實現傳統電腦無法比擬的平行計算能力。






  • 2025-07-01
  • 美股雷達

    摩根士丹利發表了名為《量子遇見 AI:摩根士丹利繪製下一個科技前沿》的報告,指出量子運算與人工智慧正深度融合,開創了科技新紀元。儘管量子運算的顯著商業化應用仍被視為一項長期投資,預計要到 2030 年代 才能實現。報告強調,微軟 (MSFT-US) 的「Majorana 1」和 Google(GOOG-US) 的「Willow」等量子晶片已實現突破,有望超越現有的超級電腦。






  • 2025-06-27
  • 美股雷達

    微軟 (MSFT-US) 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多次強調,他不認同將 AI 擬人化。他在近期對談時稱,「AI 不是智慧生命,它就是一套工具。」在電影《雲端情人》(Her)那樣的幻想浪潮席矽谷時,這種樸素但冷靜的立場顯得格外稀有。






  • 2025-06-22
  • 科技

    「量子電腦」的陰影再次籠罩在加密貨幣世界的上空。近日,Google (GOOGL-US) 量子研究團隊發表突破性研究,指出破解目前廣泛應用於保護銀行帳戶、電子商務與加密貨幣錢包的 RSA 加密演算法,所需的量子資源可能比原先預估少整整 2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