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
歐亞股
《路透》周二 (18 日) 獨家報導指出,由於安世半導體 (Nexperia) 供應鏈持續受阻,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 (Nissan) 將在下周再次削減九州工廠的產量,影響規模約 1,400 輛,顯示晶片短缺問題仍未完全緩解。知情人士透露,這項新一輪調整將波及 Serena 休旅車,以及北美稱 Rogue、在日本當地稱 X-Trail 的 SUV 車款。
美股
摩根士丹利上周六 (18 日) 出具研究報告指出,各大數據機構對 OPEC 原油產量的估算分歧已達創紀錄的每日 250 萬桶,這一數字與該投行預測的 2026 年市場過剩量相當,足以顛覆市場對供需平衡的傳統判斷。若以更精確的數據重新審視,OPEC 增產的「數位遊戲」、閒置產能的脆弱性,以及被低估的石油需求,正共同繪製出一幅與主流認知截然不同的全球油市圖象。
港股
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價格戰升溫與庫存堆積壓力下,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01211-HK) 近期被傳出放緩工廠產能與延後擴產計畫,顯示其快速成長動能恐面臨挑戰。傳多家工廠停夜班、減產三成 擴建計畫暫緩《路透》周三 (25 日) 援引兩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比亞迪近幾個月已在中國部分工廠取消夜班、降低產能,部分產線的產出減少逾三成。
台股新聞
2025 年記憶體市場供需結構持續改善,三大原廠啟動減產策略,搭配 AI 應用帶動高階記憶體需求,整體價格有望落底反彈,NAND Flash 方面,2025 年供給預估年增僅 13%,遠低於 2021 年之 55%,減產效益擴大。DRAM 則在 AI 伺服器、行動裝置升級與品牌提前備貨下,報價逐步止跌回穩,記憶體產業將迎來新一波回補週期。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一 (24 日) 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正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儘管未來幾個月原油供需形勢不容樂觀,是否該放鬆油產量限制?即便如此,他們仍可能選擇再次延遲減產的關鍵時刻,這樣做有可能會使他們逐漸失去對市場的控制。
能源
中國太陽能產業再傳利多消息,受冬季電價及產業行情底部影響,通威股份 (600438-CN) 周二 (24 日) 晚上透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關於部分高純晶矽專案技改檢修暨有序減產的公告》,大全能源(688303-CN) 同日亦宣布,將逐步啟動對新疆及內蒙古生產基地高純多晶矽產線的階段性檢修工作,對部分產線進行有序減產控產。
歐亞股
日產汽車在全球縮減產能 20%、裁員 9000 人之後,傳出財務長 Stephen Ma 即將辭職,顯示這家日系汽車大廠在充滿挑戰的時期,再次進行高層人事異動,市場對其前景也感到擔憂。彭博社引述匿名消息人士報導,目前尚不清楚 Stephen Ma 是否會被降職或離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