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大陸政經
任澤平對2025年的五大洞察: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淘汰賽
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近日在《中國企業家》雜誌「2024 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展望 2025,明年國產替代、新質生產力可能會受到空前的重視。第四次科技革命可能在新能源、人工智慧、商業航太、生物製造等 7 個領域爆發。任澤平對 2025 年的經濟趨勢提出了五大洞察,他認為,每一次全球經濟社會的低谷,都會孕育出新的產業浪潮和科技革命,因為人類會在逆境中尋找新的突破口。
高盛評小米YU7:有望成為暢銷高端新能源SUV
小米 (01810-HK) 早前已向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提交第二款電動車型 YU7 的申請。高盛發表報告認為,根據備案文件描述的 YU7 尺寸、性能和續航能力,對小米 YU7 的需求前景樂觀。高盛預測,其將成為中國最暢銷的高端新能源 SUV 之一,可與特斯拉 Model Y 和理想 L6 等車型競爭。
A股港股
比亞迪深耕巴西 劍指拉丁美洲電動車市場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正積極佈置巴西市場,將其視為進軍拉丁美洲市場的關鍵一站。據《財富》雜誌報導,比亞迪已於今年 3 月前宣布,將巴西新廠的投資額,從原先的 30 億雷亞爾增至 55 億雷亞爾,約合 11 億美元。
A股港股
比亞迪月銷突破40萬輛 多家中國車企9月寫歷史新紀錄
中國新能源車企陸續公布了 9 月的交付數據。從已公布的數據來看,除了銷量 (交付量) 等資料亮眼,多家車企還提及「創單月交付量歷史新高」。其中,小米 (01810-HK) 汽車作為新能源車領域「黑馬」,9 月交付量仍稱超 1 萬輛,但預計 10 月交付量將超 2 萬輛。
大陸政經
中國太陽能產業龍頭看景氣:底部已至 供需逐漸改善
中國太陽能產業龍頭看景氣,認為已在週期底部,並源頭遏制了產能無序擴張,未來產業會是逐漸回升的過程。2024 年科創板半年度集體績效說明會周一 (9 日) 召開新能源專場,共 20 家新能源產業鏈企業參加,其中包括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大全能源等太陽能龍頭,亦有珠海冠宇、聯贏雷射、利元亨、億華通等電池領域企業。
台股新聞
大同新能源事業再下一城 與Air Products三福氣體簽約
大同 (2371-TW) 旗下新能源事業大同智能綠電轉供服務再下一城,與工業氣體公司 Air Products 三福氣體簽訂合約。大同表示,此次與大廠合作,為新能源事業再添成長動能。 根據經濟部統計,2023 年綠電轉直供度數達 17 億度,年增逾 5 成,預估 2025 年後每年至少新增 80 億度綠電。
A股港股
深圳國際電子展將開幕 展覽涵蓋AI晶片、智慧傳感等熱門領域
elexcon2024 深圳國際電子展將於 2024 年 8 月 27 日至 29 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開幕,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展會將彙集全球電子技術精英,全面展示最新的全棧技術與產品,旨在推動電子產業的復蘇並迎接人工智慧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A股港股
多家中國車企6月銷量創歷史新高 新勢力間差距逐步拉大
據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 年 6 月,新能源車乘用車生產達 93.3 萬輛,今年上半年共生產 458.1 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28.9%。 6 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85.6 萬輛,較去年成長 28.6%,今年上半年零售達 411.1 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33.1%。
A股港股
靠發展新能源汽車 重慶奪回「中國汽車第一城」寶座
據陸媒報導,繼超越上海之後,重慶又趕超廣州,時隔八年之後重返「中國汽車第一城」寶座。2023 年,重慶汽車產量為 232 萬輛,超越上海,僅次於廣州,排名躍升至全國第二位,這也是重慶時隔七年重回全國第二。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重慶汽車產量達 99.7 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15.7%。
台股新聞
太陽能EPC新案場挹注 大同5月營收創今年單月新高
大同 (2371-TW) 今 (7) 日公告 5 月營收 40.1 億元,受惠產品組合調整效益逐漸顯現,加上太陽能 EPC 新案場挹注,帶動 5 月營收月增 2.75%,為今年以來單月新高。 大同 5 月營收 40.1 億元,月增 2.75%,年減 10.88%。
台股新聞
〈大同法說〉新能源事業進軍海外 插旗綠能商機
大同 (2371-TW) 今 (22)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沈柏延指出,大同運用自主研發的技術,發展創能、儲能與智慧系統整合業務,結合光電、充電、儲能的光充儲應用參與能源轉型,同時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搶攻海外綠能商機。 大同說明,旗下新能源事業大同智能得標太平洋友邦包括帛琉、吐瓦魯以及馬紹爾群島等三國的設置光儲系統建置案,該案總裝置容量包含太陽能 520.32kWp、儲能 2027kWh ,預計 2024 年底完工,提供太陽能、儲能解決方案,期望藉此經驗朝關島及東南亞發展。
台股新聞
〈裕隆集團法說〉裕日車ARIYA純電車Q3上市 斥逾千萬元擴維修量能
裕日車 (2227-TW) 今 (22) 日召開法說會表示,將積極導入日產新能源車型,純電車 ARIYA 預計第三季推出,至今已預接單超過 130 張,目前正向日產爭取追加限量配額,並規劃未來 2 年內投資 1200 萬擴建電動車維修量能。裕日車表示,為滿足台灣市場消費者對新世代車型的期待,導入 X-TRAIL 和 KICKS e-POWER 等新能源車型,預計第三季再推出全新電動車款 ARIYA。
台股新聞
台塑企業攜手韓國KAIST產學研合作 加速生技、新能源創新研究
台塑企業宣布,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簽署合作協議,旗下長庚大學、明志科大、長庚醫院、台塑新智能、台塑生醫、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將與 KAIST 成立全球產學研專案團隊,在生技及新能源領域展開緊密夥伴關係。
台股新聞
森崴能源董座郭台強呼籲賴政府支持新能源發展 突破設置障礙
森崴能源 (6806-TW) 今 (21) 日舉辦股東會,董事長郭台強會後接受媒體採訪,針對昨 (20) 日行政院長卓榮泰支持非核家園的談話,郭台強舉例,從台南九崴天然氣電廠來看,天然氣是新能源重要的一環,呼籲新政府支持新能源發展,協助業者放心推動。
台股新聞
富驊Q1 EPS 0.39元 Q2多項動能挹注營運有望逐季往上
機殼廠富驊 (5465-TW) 公告第一季稅後純益 5798 萬元,每股純益 0.39 元。富驊指出,第二季開始有多項動能挹注,包括伺服器、軍規網通及新能源產品皆有穩定訂單,加上客戶庫存回復健康水位,樂觀看營運有望逐季往上。 富驊第一季營收 13 億元,季減 6.1%,年增 2.7%;毛利率 11.5%,季減 1 個百分點,年減 2.5 個百分點;營益率 5.6%,季減 0.9 個百分點,年減 2 個百分點。
鉅亨新視界
〈工業技術與資訊〉氫能創新平台 打造氫應用產業鏈
撰文/林玉圓後化石燃料時代,氫應用被視為搭配再生能源,邁向淨零的重要角色。全球許多國家積極發展氫應用,在新能源時代不落人後;工研院連結產官研與國際夥伴制定「臺灣 2050 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從發電、工業、載具三大應用著手,協助產業減碳,並厚植技術競爭力。
A股港股
華為聯手比亞迪等11家中國車企 發布「超充聯盟」
根據華為數位能源官方微訊號消息,4 月 24 日,華為數位能源舉辦了 2024 華為智慧電動 & 智慧充電網路策略與新品發表會。華為董事、華為數位能源總裁侯金龍在大會上,發布了「一體三面」的電動化策略,透過智慧電動和智慧充電網路的高品質協同發展,加速汽車電動化進程。
A股港股
中國智駕元年到來?車企紛紛加快布局腳步
中國車企與造車新勢力關於智慧駕駛的戰爭再度升溫。據陸媒《21 經濟網》報導,4 月 20 日,蔚來 (NIO-US) 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全域全量」的智慧駕駛發表會,蔚來創辦人、董事長、CEO 李斌宣布,蔚來全域領航輔助 NOP + 城區功能將於 4 月 30 日起,針對蔚來 Banyan· 榕智慧系統用戶進行全量推送。
台股新聞
精星受中國新能源車降價壓力極大 估Q2營收略優於上一季
瀚宇博 (5469-TW) 轉投資 PCBA 廠精星 (8183-TW) ,在中國大陸新能源車廠首季降價壓力大增之下,加上春節工作天數少,第一季財報稅後純益 5481 萬元,每股純益 0.45 元;在第二季訂單能見度也不高且售價壓力依舊,但預估營收略優於上季。
台股新聞
台塑生醫電池回收跨大步 試量產線預計Q3完成建置
台塑生醫的循環經濟佈局中,也包含新能源領域,在廢棄電池回收方面,目前實驗室級別的廢電池碳酸鋰回收率已逾 8 成,目標今年第三季完成試量產線建置。據了解,台塑生醫自 2020 年起成立專案組研究鋰鐵電芯回收方式,將電池中的珍稀元素提煉出來,使其能再次回到電池產業被使用,減少資源浪費與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