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政治





    2025-09-16
  • 美國保守派評論員柯克(Charlie Kirk)近日在公開場合遇刺身亡,事件震驚全國,也讓外界擔憂美國是否正走向政治暴力常態化。《經濟學人》指出,這起暗殺不僅衝擊保守派,更可能改變未來政治人物的安全標準與民主參與氛圍。柯克之死並非孤立事件。近年,美國多名政治人物接連遭遇襲擊:明尼蘇達州眾議員霍特曼(Melissa Hortman)於今年六月遇害;賓州州長夏皮羅(Joshua Shapiro)曾遭縱火攻擊;美國總統川普在競選途中遭槍擊;2017 年共和黨領袖斯卡利斯(Steve Scalise);2011 年亞利桑那州眾議員吉福茲(Gabrielle Giffords)也曾中彈。






  • 2025-09-13
  •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一封寫給美國總統川普的公開信中指出,儘管身處戰爭邊緣,他腦中反覆思索的卻不是戰事,而是川普與美國國內日益尖銳的政治撕裂。佛里曼直言,近期發生的柯克(Charlie Kirk)政治暴力事件及其後續影響,可能成為川普任期中的關鍵轉折點,取決於川普如何選擇回應。






  • 2025-09-12
  • 國際政經

    美國正經歷一場震驚全國的追捕行動,聯邦調查局 (FBI) 正全力緝捕保守派活動家柯克 (Charlie Kirk) 的殺手。柯克於周三在一場公開活動中遭槍擊身亡,這起事件不僅激化了美國的政治緊張局勢,也引發了各界對政治暴力和言論的深刻反思。現年 31 歲的查理 · 柯克是一位著名的作者和播客主持人,他曾成功地重振保守派青年選票,並協助前總統唐納 · 川普 (Donald Trump) 重返白宮。






  • 美國極右翼領袖 Charlie Kirk 在猶他谷大學活動中遭槍擊身亡,震驚全國。31 歲的 Kirk 被遠距離射殺,川普總統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Newyorker》撰稿人 Benjamin Wallace-Wells 發表評論文章,批評此一現象,但也指出,在一場具有明顯政治意義的槍擊事件發生後,有關行凶者動機的新聞報導往往難以給出清晰答案。






  • 2025-09-07
  • 國際政經

    《彭博》引述日本《NHK》週日(7 日)報導指出,日本首相石破茂以「不願黨內分裂」為由,表明將辭去首相職務的意願,但尚未公布具體辭職時間。在自民黨選出接任者之前,石破茂即將下台,使日本政局在未來數週充滿不確定性。媒體報導指出,黨內議員已開始布局,尋求成為下一任首相。






  • 2025-09-03
  • 國際政經

    泰國代理總理、為泰黨(Pheu Thai)的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已著手解散眾議院,可能為提前舉行大選鋪路,並意在阻止對手陣營在前總理貝東丹 · 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被免職後組建新政府。






  • 國際政經

    泰國國會最大黨人民黨(People"s Party)表示,將支持泰自豪黨(Bhumjaithai)的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競選組建政府,有望打破目前的政治僵局。此前,前總理貝東丹 · 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因違反道德規範被免職。






  • 2025-09-02
  • 國際政經

    法國商界領袖警告,隨著法國總理貝魯(François Bayrou)宣布將於下個月尋求國會信任投票,可能導致法國政府垮台,法國經濟或將受到造成嚴重影響。業界抱怨,政府缺乏明確方向,也未就如何修復公共財政達成政治共識。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法國政府預計將在 9 月 8 日面臨一年多以來的第三次倒台,屆時貝魯將就其應對日益擴大的財政赤字計畫接受信任投票。






  • 2025-08-30
  • 國際政經

    泰國憲法法院週五(29 日)做出裁決,因總理貝東丹 · 欽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在與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的通話中言行違憲,即刻解除其總理職務。這項裁決再次讓泰國政局陷入動盪,引發外界對於新任總理人選與未來政局走向的高度關注。






  • 2025-08-20
  • 台股盤勢

    美國政府今 (20) 日釋出補貼換股權的模式,引發外界擔憂台灣科技自主與台積電的產業獨立性,電子權值股全面重挫,導致指數開低走低,終場慘摔 728.06 點,一舉摜破十日線與月線大關,收在 23625.44 點,成交量也大增至 5459 億元;依歷史紀錄來看,今日跌點創下台股今年第 6 大,歷史第 11 大。






  • 2025-08-16
  • 據《華盛頓郵報》、《每日野獸》等媒體報導,好萊塢巨星湯姆 · 克魯斯(Tom Cruise)已婉拒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甘迺迪中心終身成就獎」。根據報導,這次拒獎引發輿論對湯姆克魯斯政治立場的解讀。多名甘迺迪中心匿名員工證實,克魯斯團隊以「檔期衝突」為由表示,克魯斯本人無法出席頒獎典禮。






  • 2025-08-05
  • 《紐約時報》認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正透過控制加薩地區的援助與戰火節奏,操弄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美國政界,藉此鞏固其極端右翼政府的統治基礎。《紐時》文章開頭引用以色列《哈雷茨報》報導指出,「以色列開戰第 659 天。






  • 2025-08-01
  • 美股雷達

    最新資料顯示,全球首富馬斯克今年前六個月共捐贈 4530 萬美元給他的「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是美國最主要的政治捐款者之一,這代表即使馬斯克 5 月曾說將減少涉足政治的時間,但從數據來看,似乎一時半刻還無法實現。一般的政治行動委員會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PAC) 是民間組織、個人或政治人物發起的募款團體,目的在推動公共議題或支持政治人物。






  • 2025-07-23
  • 美股雷達

    彭博報導,SpaceX 最近在一份投資人文件中新增「風險因素」措辭,警告全球首富馬斯克可能會重返美國政壇。根據彭博取得的文件和知情人士的說法,SpaceX 在給投資人的要約收購 (tender offer) 文件中說,馬斯克之前曾擔任美國總統川普的高級顧問,「負責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未來可能會擔任類似職務,並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 2025-07-21
  • 科技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社群平台 X(原推特)周一 (21 日) 拒絕配合法國當局交出用戶資料,指控該國針對其演算法與數據操作展開的刑事調查「具有政治動機」,意圖打壓言論自由。此舉讓雙方的對立升溫。X 透過其全球政府事務帳號發文表示:「法國當局針對 X 涉嫌演算法操作與『詐騙性資料提取』展開調查,這是一場政治驅動的刑事調查,意在限制言論自由。






  • 2025-07-08
  •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8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本周股價劇烈震盪,主因執行長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進軍政壇,引發市場對其分心疑慮。不過,長年支持馬斯克的方舟投資 (Ark Invest) 創辦人、有「女股神」之稱的伍德 (Cathie Wood) 仍堅定看好,認為馬斯克目前更專注於營運,將親自接掌美國與歐洲銷售業務,這對特斯拉而言是正向訊號。






  • 2025-06-24
  • 專家觀點

    FED 對經濟數據擔憂為利空主軸,加上國內政治動盪影響信心美股本週三個交易日走軟但未走弱,反應到地緣政治、美國國內政治抗爭等利空事件,美國聯準會利率持續維持不變,並對於關稅政策引發通膨有所擔憂,雖川普急得跳腳再次責罵鮑爾,但無法改變資金未能重啟寬鬆的現況。






  • 2025-06-09
  • 知名政治學者法蘭西斯 ‧ 福山 (Francis Fukuyama) 對特斯拉與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 (Elon Musk) 的政治參與進行了深入分析,稱其為「我們這個被寡頭主導的社會問題的典型代表」。福山指出,在涉足政治之前,馬斯克在科技和工業領域獲得的讚譽實至名歸:特斯拉開創了新的工業產品類別並成為嚴肅的汽車公司;SpaceX 是美國發射產業的支柱;星鏈在烏克蘭戰場上證明了價值。






  • 2025-05-29
  • 美股雷達

    一群對特斯拉 (TSLA-US) 進行長期投資、共計持有約 790 萬股股票的退休基金股東,周三 (28 日) 聯名致信公司董事會主席 Robyn Denholm,指出特斯拉目前正處於「危機」之中。這些投資者,包括 SOC 投資集團和美國教師聯合會等,對特斯拉的狀況表達了嚴重關切。






  • 2025-05-26
  • 幣圈

    川普上周四在維吉尼亞州的高爾夫俱樂部為其個人迷因幣 「川普幣」($TRUMP) 的最大買家舉辦了一場晚宴。據稱,這場盛會被宣傳為「世界上最尊貴的邀請」,與會者總共花費了約 1.48 億美元以獲得出席機會。但與會者在盛會結束後,卻對相關安排抱怨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