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
英國在 2016 年選擇脫歐,被一些分析師評為「經濟自殘」的行為,而《紐約時報》在近日報導中,則將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與這一事件相提並論,並認為,這似乎是場相似的經濟孤立主義實驗,甚至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同樣程度的傷害。報導稱,英國對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抱持著複雜的情感,既感到震驚,又感到著迷,同時也感到不安。
在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後,全球經濟一度陷入緊張。許多分析認為,川普政府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預計將難以實現其目標,甚至可能對美國自身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英國《金融時報》刊登評論文章,由諮詢機構 Gavekal Dragonomics 創辦合夥人兼研究主管 Arthur Kroeber 從三個角度論證了川普關稅政策的「注定失敗」。
美股雷達
美國國債殖利率周一 (14 日) 下跌,債券市場在經歷上周的瘋狂交易後,投資人對意外的關稅豁免進行了權衡,令交易員感到不安。美東時間上午 6:35,10 年期美國公債下跌 6.2 個基點至 4.431%。2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 5.5 個基點至 3.899%。
台股新聞
老牌飲料廠廠黑松 (1234-TW) 邁入設立 100 周年,黑松董事長張斌堂今 (14) 日接受訪問時指出,面對美國啟動對等關稅,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目前來看,即便是美國也還沒有明確的方向,以內銷市場來看,都還需要觀察,並不會有即刻性的反應。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千迴百轉,也讓全球金融市場千瘡百孔,有「股市老先覺」之稱的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今 (14) 日表示,台股 9 日低點 17306 點有撐,但 90 天後關稅猶未可知,半導體等關稅變數仍大,短線先觀察能否重返並守穩 2 萬點,現階段建議「現金為王」。
摩根大通 (JPM-US) 策略師岑博智 (Michael Cembalast) 近日在一份引發熱議的報告中,以罕見方式揭露華爾街對川普政府政策風險的深度擔憂。這位被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譽為「公司最偉大思想家之一」的分析師,在探討關稅政策對企業影響時,主動塗黑報告關鍵段落,並借用川普本人的宣傳語命名文件,引發外界對其隱去內容的種種猜測。
專家觀點
普天同稅、川心似海雖然川普開啟豁免一道窗,上週四凌晨宣布對於未報復美國的國家,對等關稅措施將暫緩 90 天實施,對多國關稅降至 10%,立馬帶動台股報復性反彈大漲上來;不過,美國總統川普 13 日在自己的社群媒體又再度放話,稱日前傳出的關稅豁免清單都是「假新聞」,這些產品只是被放在了不同的分類,並嗆說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脫鉤,他認為中國是對美國最惡劣的國家,強調這些產品必須在美國本土製造產品,不能再被其他國家綁架;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稍早也表示,政府先前將一系列電子產品從對等關稅豁免只是暫時性的,將對這些產品另課新的個別關稅,可能會在「一兩個月內」實施,使得今日台北股市又再度開高震盪走低下來,美國川普政策一變再變,真的是令許多人無所適從。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一 (14 日) 警告,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擾亂全球經濟秩序。據《路透》報導,這是石破至今為止對美國總統川普決策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害,所發出最強烈的警告。石破在國會表示:「我完全意識到,目前發生的事情有可能擾亂全球經濟秩序」。
台股新聞
加權指數今日開高走低,終場下跌 15.68 點,收在 19513.09 點,成交量 4614.81 億。觀察三大法人今天籌碼動向,外資賣超 186.07 億元,投信買超 48.35 億元,自營商賣超 132.57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270.29 億元,其中,投信連續三日買超,累計買超金額為 181.78 億,而自營商連續十一日賣超,外資則由買轉賣。
國際政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一(14 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記者就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修改一事提問,林劍對此表示,事實已經證明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美國濫施關稅,損人害己。林劍說,中方敦促美方放棄極限施壓錯誤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債券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因市場動盪而暫緩實施其大規模進口關稅計畫,然而,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並未因此消除,更引發了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白痴溢價」(idiot's risk premium) 的概念浮出水面,警示著川普政府不明智的經濟政策可能帶來的長期損害。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干擾和衝擊下,中美今年第一季雙邊貿易仍保持成長,進出口規模 1.11 兆元 (人民幣,下同),成長 4%,但上周美國將對中國的關稅升高至 145%,形同要切斷雙邊貿易,而針對美國新一輪關稅霸凌措施,中國貿易業者則以漲價做出最新回應。
台股新聞
台股今 (14) 日在美國豁免資通訊產品的對等關稅激勵下,早盤一度大漲近 500 點、站回 2 萬點大關,不過,外電最新報導美國總統川普 13 日駁斥「關稅豁免」是假新聞,大盤漲幅回吐、台積電承壓影響,終場翻黑下跌 15.68 點,收 19513.09 點,今日成交金額 4615 億元。
科技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日 (13 日) 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美中雙方已通過中間人就關稅問題展開「初步接觸」,這一表態正值川普政府加緊制定半導體等關鍵產業特別關稅措施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周日明確表示,將在當地時間周一 (14 日) 公佈針對半導體的關稅新政,引發全球供應鏈震動。
全球最知名的投資人之一、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創辦人達里歐 (Ray Dalio) 本周警告,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以及更廣泛的全球不穩定性所造成的經濟混亂,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的邊緣。達里歐在 NBC 的「Meet the Press」節目訪談中,被問及持續進行的貿易戰是否會將美國經濟拖入衰退時表示:「我認為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決策點,非常接近衰退。
全球個人電腦 (PC) 市場近期呈現出乎意料的強勁增長,根據研究公司 Canalys 報告顯示,2025 年第一季全球 PC 出貨量年率增長超過 9%,達到 6270 萬台,創下近年來的單季最高增幅。這項數據與 2024 年相對平緩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2024 年各季 PC 出貨量的年率增長率僅在 1.3% 至 3.4% 之間。
中美關稅戰愈演愈烈,中國官方上周五(11 日)宣布,對美國加徵關稅稅率提高到 125%。各界關注美中是否有私下磋商可能,白宮上周五在記者會上不願證實,面對記者群起提問「貿易戰哪裡樂觀」,也不願詳述。白宮上周五記者會一開場,記者最關注的,莫過於中國當天宣布對美國關稅提高至 125%。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俄美兩國總統面對面會晤將在條件成熟後適時舉行,目前相關準備工作尚未完全就緒。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電視節目主持人扎魯賓周日(13 日)在社交平台發布他採訪佩斯科夫的影片。佩斯科夫說:「俄美兩國總統均已明確表達舉行會晤的政治意願,但會晤將在適當時候舉行,我們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據《塔斯社》上周六(12 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登科表示,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向中國輸送多少石油。如果美國對華石油供應降至零,中國會否採購更多俄羅斯石油?魯登科答道:「我認為,中國的行動首先將基於自身國家利益。如果國家利益要求購買石油,中國當然會這樣做,這是我們中國朋友的選擇。
美國總統川普以「減少貿易逆差」為名發動的貿易戰火,正從鋼鐵廠與農田燒向華爾街與矽谷。當中國宣布對好萊塢電影實施進口限制導致迪士尼股價單日蒸發 23 億美元時,華爾街菁英們赫然發現這場貿易戰最致命的子彈竟來自美國服務業。根據世貿組織 (WTO) 秘書長伊維拉披露的數據,2023 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 1 兆美元大關,占全球份額達 13%,順差總額直逼 300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