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半導體





    2025-02-02
  • 化學材料廠長興材料 (1717-TW) 今年的成長策略明確,除持續擴大特用材料與合成樹脂的海外市場占比外,電子材料部門也將跨足半導體設備領域,同時提升乾膜光阻高階產品比重。長興材料表示,2024 年海外市場布局已見成效,2025 年將持續提升海外市場比重,以因應大陸市場競爭。






  • 2025-02-01
  • 美股雷達

    在市場動盪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於周五 (31 日) 與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在白宮舉行了會談。此次會面正值人工智慧 (AI) 領域風起雲湧之時,中國新創公司 DeepSeek 推出了一款開源 AI 模型,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在 AI 技術領域領導地位的質疑。






  • 鉅亨新視界

    在市場主流趨勢帶動下,2025 年晶圓代工廠與其外包封測夥伴將讓 CoWoS 產能翻倍,同時一線封測廠也積極投入類 CoWoS 產線擴充,擴廠所需的設備訂單開始大舉釋出,包括由田 (3455-TW)、迅得 (6438-TW) 及群翊 (6664-TW) 都相繼擴充產能因應,而今年來自半導體設備的營收倍增且將跨越整體營收的比重 50%,帶動獲利的大幅彈升。






  • 台股新聞

    台股金龍年以 23525.41 點封關,站穩各天期均線之上,累計漲幅達 3 成傲視全球股市。展望金蛇年,投信法人認為,大盤評價面再往上推升不易,應從基本面來挑選獲利成長股,預期台股產業標竿強者恆強,尤其 AI 相關仍是市場焦點,根據歷史經驗,春節開紅盤資金歸隊,上漲機率高達 8 成,台股市值也有望再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 2025-01-29
  • 台股新聞

    亞力 (1514-TW) 目前在手訂單仍維持 100 至 110 億元水準,2025 年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國內半導體大廠持續在海內外擴廠,加上 AI 運算推升電力需求龐大帶來機房商機,多引擎帶動之下,法人看好今年營收年增雙位數。 亞力 2024 年第四季營收 26.08 億元,季增 34.4%,年減 22.4%;累計 2024 全年營收 88.29 億元,年減 6.64%。






  • 2025-01-28
  •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 (27 日) 對眾議院共和黨議員發表談話時表示,他將很快對非美國製造的藥品、半導體和金屬徵收關稅。川普也提到台灣,認為有 98% 的晶片生意都去了台灣。美國總統川普週一在眾議院會議上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對外國 (非美國) 生產的電腦晶片、半導體和藥品徵收關稅,以便將這些必需品的生產回流到美國。






  • 2025-01-24
  • 美股雷達

    荷蘭半導體設備巨擘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去年第三季度財報未達預期後,股價大幅下跌,並引發市場對其未來財測的關注。儘管該公司在半導體製程設備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目前面臨來自主要客戶支出計畫不確定性、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挑戰。






  • 2025-01-22
  • 台股新聞

    AMC 奈米監控設備廠創控科技 (6909-TW) 今 (21) 日獲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會通過上市案,初次上市普通股股票承銷案將採競拍作業,預計最快可於今年中掛牌。創控成立於 2010 年,為台灣自主開發的創新自有品牌,專注於 AMC/VOCs 監控設備,專注於生產製造 AMC(氣態分子污染物) 及 VOCs(揮發性有機氣體) 監測分析設備,並已廣泛應用於半導體產業及環境大氣監測等領域,目前半導體製程控管約占 8 成、環境空氣監測約 2 成。






  • 2025-01-21
  •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1) 日公布 113 年 12 月外銷訂單達 529.2 億美元,年增 20.8%,寫下連 10 紅;累計 2024 年全年外銷訂單達 5895.4 億美元,相較 2023 年成長 5.1%,終結連續 2 年負成長,並寫下史上第 3 高紀錄。






  • 台股新聞

    亞光 (3019-TW) 旗下影像感測模組廠亞泰影像 (4974-TW) 2024 年繳出歷史新高的獲利成績單,每股稅後純益達 7.29 元,亞泰影像總經理吳品今 (21) 日在法說會中指出,亞泰影像將與台灣設備業者合作跨入開發半導體應用的晶圓級檢測 AOI 系統。






  • 2025-01-18
  • 台股新聞

    台灣作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生產地,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電子化學品市場的迅速成長,隨著台積電積極推動在地採購政策,電子化學品供應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23 年,台積電的間接原料在地採購比例已達到 64.8%,而到 2030 年,這目標將提升至 68%,不僅反映出台灣本土供應鏈的實力,也為電子化學品業者創造了更多進口替代的商機,進一步促進高值化與精密化學的發展。






  • 美股雷達

    科技新聞網站 SemiAccurate 週五 (17 日) 報導,「幾乎可以肯定」有一家公司有興趣收購英特爾,但未透露具體哪家公司。華爾街分析可能的神秘買家。自從英特爾去年宣布一項重大重組計劃以來,外界一直在猜測該公司可能會被至少部分收購。 《華爾街日報》9 月報導,高通可能有興趣,並已就可能的交易與該公司接洽。






  • 美股雷達

    英特爾 (INTC-US) 股票周五 (17 日) 大漲 9%,此前有消息傳出,這間陷入困境的晶片製造商成為收購目標。科技新聞網站 SemiAccurate 據稱收到了一封關於某公司試圖收購英特爾的電子郵件,並指出「這家神秘公司擁有實現這項目標的資源」。






  • 2025-01-17
  • 台股新聞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17)日頒授「經濟專業獎章」予日本經濟產業省前經濟產業審議官 (次長級) 平井裕秀 (Hirohide HIRAI),以表彰其推動台日半導體等產業投資合作的卓越貢獻。平井先生從事公職絕大多數時間都服務於日本經產省,自 2021 年來陸續擔任主管半導體政策的商務情報政策局長、主管產業投資的經濟産業政策局長,以及主管國際經貿事務次長,期間積極鼓勵台積電赴日投資,極力促成日本政府爭取台積電 (2330-tW) (TSM-US) 赴九州建廠,為台日更為全面的經貿戰略與關鍵供應鏈合作,建立新的里程碑。






  • 港股

    港股周五 (17 日) 主要指數集體收漲,市場情緒整體偏向樂觀,恒生指數漲 0.31%,報 19584.06 點,恒生科技指數漲 1.4%,收 4479 點,國企指數漲 0.14%。盤面上,科技股表現亮眼,京東港股上漲逾 4%,主要受益於公司新推出的「送禮」功能,小米集團也上漲近 2%。






  • A股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周五 (17 日) 開低走高終場收紅,上證指數(SSEC) 連兩天走漲,主要因為去年第四季中國經濟成長 5.4% 遠優預期,且全年成長率成功「保 5」。滬指周五收漲 0.18% 至 3241.82 點,深證成指 (SZI) 漲 0.6% 至 10161.32 點,創業板指漲 0.78% 至 2067.27 點。






  • 台股新聞

    賽默飛世爾今 (17) 日在台北生技園區舉辦新辦公室開幕,包括首座在台灣的客戶體驗中心啟用。賽默飛世爾指出,此座客戶體驗中心可發揮三大效益,包括科學創新與合作樞紐、知識共享平台,以及展現客製化方案。 賽默飛世爾指出,客戶體驗中心具備最先進的實驗室範本,以及最新一代機器,提供涵蓋多個科學專業領域的端到端完整解決方案,透過實際演示與技術培訓,提供科學分析與生命科學領域的學習環境,發揮科學創新與合作樞紐效益。






  • 台股新聞

    新應材 (4749-TW) 今 (17) 日以每股 480 元掛牌上櫃,早盤以 657 元開出,呈現開高走高,一度達 691 元,終場收在 688 元,上漲 208 元,漲幅高達 43.33%,中籤的投資者單張獲利逾 20 萬元,蜜月行情表現亮眼。






  • 國際政經

    中國商務部週四 (16 日) 公告,中國國內有關成熟製程晶片產業正遭受自美進口產品的不公平競爭,中方將依法啟動調查。中國商務部官網發布一篇發言人答記者問的新聞稿。記者提問:「業界有消息稱,針對美國對中國開放 16 奈米成熟製程廉價晶片,有業者向政府申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商務部是否收到了相關申請?可否向我們介紹有關情況?」中方回應:「有關晶片產業反映,一段時間以來,拜登政府對晶片業給予了大量補貼,美國企業因此獲得了不公平競爭優勢,並對華低價出口相關成熟製程晶片產品,損害了中國國內產業的合法權益。






  • 美股雷達

    市場消化銀行股財報、聯準會「鴿訊」與令人失望的零售銷售數據,美股週四 (16 日) 多收黑。蘋果跌超 4%,標普 500 指數小跌 0.2%,終止連三日漲勢。台積電 ADR 漲超 3.8%,助力費半收紅 0.18%。美國去年 12 月零售銷售月增 0.4%、年增 3.9%,低於市場預期、但持續穩健成長,顯示消費需求持續強勁,進一步強化聯準會對今年降息的謹慎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