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半導體





    2025-05-15
  •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華盛頓上個月宣布對半導體技術進口進行國家安全調查後,已經將整個產業置於川普「貿易火箭筒」的瞄準範圍內,未來可能徵收「具毀滅性的關稅」,並對南韓和台灣兩大晶片製造王國帶來重大傷害。南韓擁有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台灣則有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






  •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交易正強勢回歸,指標性的輝達 (Nvidia)(NVDA-US) 至周三 (14 日) 收盤為止已收復今年來失土、翻紅轉漲,分析師表示,輝達、超微 (AMD-US) 等美國科技公司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的合作協議,有助於補上在中國市場失去的一部分營收。






  • 台股新聞

    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長衛士納周三(14 日)宣布,內閣已批准印度 HCL 集團與鴻海 (2317-TW) 合資興建一座半導體工廠,總成本為 370 億 6,000 萬盧比(新台幣 131 億元)。據《路透社》報導,衛士納周三表示,這座工廠將位於北方邦捷瓦爾機場附近,將為手機、筆記型電腦、汽車、個人電腦(PC)等裝置生產顯示器驅動晶片,2027 年投產。






  • 美股雷達

    川普的第二任期見證了幾項重要的交易公告,旨在推動美國對人工智慧的投資。然而,他在推動人工智慧工業革命的努力與計劃對半導體實施廣泛關稅之間存在顯著的緊張關係。然而,《巴隆》周刊報導,美國知名經濟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分析師 Reva Goujon 和 Ben Reynolds 認為,少數幾家公司能夠實現或破壞他的雄心壯志,因此川普需要採取創造性的關稅計畫,以確保這些公司能夠發揮作用。






  • 2025-05-14
  • 美股雷達

    美國晶片大廠超微 (AMD) 周三 (14 日) 宣布,董事會批准新一輪高達 6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畫,將公司總回購授權規模提升至約 100 億美元。受多重利多激勵,超微當天盤股價一度強勢上漲逾 8%。超微執行長蘇姿丰 (Lisa Su) 表示,擴大回購計畫展現出董事會對公司戰略方向、成長前景及穩健自由現金流的高度信心。






  •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持續推動貿易政策調整,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性籠罩市場,投資人轉向軟體類股尋找穩定回報。相較於硬體與半導體類股直接受到關稅影響,軟體企業因產品不受實體運輸限制,展現出更強的抗震能力,成為當前資金青睞的避風港。微軟財報亮眼 帶動軟體股領漲微軟 (MSFT-US) 近期公布的財報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在人工智慧 (AI) 產品需求強勁與雲端業務展望樂觀帶動下,股價自 4 月低點以來強勢反彈超過 25%,市值重返全球第一寶座,超越蘋果(AAPL-US)。






  • 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新任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上任後,市場高度關注其是否將大幅調整公司發展方向。不過,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 (Dave Zinsner) 近日在摩根大通 (JPM-US) 科技會議上明確表示,陳立武將專注於提升現有戰略的執行力,而非進行大規模重組。






  • 根據《彭博》周二 (13 日) 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持續加碼人工智慧 (AI) 領域投資,旗下新成立的 AI 投資公司 Humain 宣布,將與美國晶片大廠超微 (AMD-US) 合作,在未來五年投入高達 100 億美元,共同推動全球 AI 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沙國在全球 AI 產業的戰略地位。






  • 《彭博》周二 (13 日) 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大幅放寬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AE, 簡稱阿聯) 的人工智慧 (AI) 晶片出口限制,允許其進口超過 100 萬枚輝達 (NVDA-US) 先進 AI 晶片。這項潛在協議遠超過拜登時期所設的 AI 晶片出口管制,被視為美國對中東 AI 發展政策的一大轉變,但也引發部分國會議員對技術外流至中國的憂慮。






  • 2025-05-13
  • 美股雷達

    美國晶片大廠輝達 (NVDA-US) 周二 (13 日) 宣布,將向沙烏地阿拉伯新成立的人工智慧 (AI) 公司 Humain 提供先進半導體晶片,協助其建設規模達 500MW(百萬瓦) 的 AI 資料中心,強化當地 AI 基礎建設布局。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利雅德舉行的沙美投資論壇上親自宣布這項合作,該場合也恰逢美國總統川普訪問沙國之際。






  • 台灣政經

    總統賴清德近期接受日媒專訪,近期因台積電 (2330-TW) 海外建廠,媒體關切是否會削弱台灣作為掌握半導體製造的戰略地位,降低其他國家保護台灣誘因? 賴清德回應,台積電到日、歐洲及美國投資,都是自然且正常經貿與投資,國際支持台海穩定與「台積電沒有直接相關」。






  • 台股新聞

    台積電 (2330-TW) (TSM-US) 今(13)日召開董事會,決議 2025 年第一季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5 元,創下季配息以來最高紀錄,185 萬股東將可領到總計近 1300 億元的股利。同時董事會還核准 152.47 億美元資本預算,用於建置先進製程及封裝產能,展現對未來營運的強勁信心。






  • 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正加速崛起。根據產業數據,馬來西亞目前掌握全球約 13% 的晶片封裝與測試(OSAT)業務,並占據車用晶片封測市場近四成,已成為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出口國,承擔美國 23% 的晶片生產。作為東南亞半導體重鎮,馬來西亞檳城被譽為「東方矽谷」。






  • 台股新聞

    總統賴清德近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賴清德指出,台灣很希望和日本合作,除了呼籲日本支持台灣能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也強調將以半導體與 AI 產業為核心,與美日等國合作,構築排除中國「非紅色供應鏈」,對抗北京透過補貼與智慧財產侵權進行的「不公平貿易」。






  •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一 (12 日) 報導,美中高層貿易談判在瑞士日內瓦落幕後,雙方宣布大幅削減關稅,全球市場情緒大幅回暖。市場分析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堅持強硬立場,未直接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最終成功迫使美方在關稅議題上作出實質性讓步。美方讓步 幾乎滿足中方核心訴求根據最新協議,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原先高達 145% 大幅下調至 30%,並暫停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至 10%。






  • 國際政經

    《彭博》周一 (1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政府已對歐盟提出的經濟安全與互惠投資合作提案表示歡迎,但對雙方能否進一步推進正式貿易協議仍保持模糊態度。上周,美歐貿易談判正式展開,歐盟提出多項合作選項,包括在液化天然氣 (LNG)、人工智慧 (AI) 等領域擴大投資,並尋求在鋼鐵、汽車、半導體、航空、醫藥與關鍵原材料等戰略產業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 2025-05-12
  • 台股新聞

    隨著美中兩國此波貿易戰緊張氣氛的緩解,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亞洲及中國經濟學家鄧維慎認為,未來幾個月台灣的出口增長可能會放緩,主要原因是美國 GDP 和進口增長預估減緩,全球和區域增長也將放緩。此外,美國對半導體進口的第 232 條調查以及美台貿易談判也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 台股新聞

    液壓元件及系統整合大廠君帆 (4584-TW) 今 (12)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首季營收達 3.56 億元,創下新高,受惠整體產品組合與市場佈局持續優化,毛利率提升至 35.36%,稅後純益 3978 萬元,創同期新高,季增 58.25%,年增 51.99%,每股純益 1.33 元。






  • 台股新聞

    台股 5 月 12 日在美中談判重大進展帶動下,指數收漲 214 點至 21,129 點,成交量約 2,790 億元,表面行情亮眼,實則暗藏線量價背離訊號。4 月即預告布局的三大族群,如台積電、家登、萬潤、奇鋐與雙鴻,如今已陸續驗證。〈買預期、賣事實:預判的力量正在驗證〉4 月 9 日深夜,川普轉彎第一時間,當晚智霖老師即熬夜整理「復酬股」清單,並在直播與會員群中明確預告:「這將成為資金轉折點,5 月中將是利多最多、最集中實現的時刻。






  • 2025-05-10
  • 美國聯邦參議員科頓 (Tom Cotton) 周五 (9 日) 提出一項名為「晶片安全法案」(Chip Security Act) 的新法案,要求商務部針對受出口管制的 AI 晶片及相關產品,強制安裝定位追蹤系統,以防止晶片被非法轉移、走私或用於未經授權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