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
美股雷達
最新美銀基金經理人調查 (FMS) 調查顯示,全球風險偏好出現了自 2001 年以來最快的成長速度,資金正創紀錄湧入美股、歐股和科技板塊,現金配置降至 3.9% 的警戒線以下,市場貪婪氛圍濃厚,提示市場可能面臨調整。美銀基金經理人調查 (FMS) 素有「著名反向指標」之稱,過去一年準確預示了市場的關鍵轉折點。
美股雷達
據《金融時報》周二 (15 日) 報導,美國銀行調查顯示,投資人正以 16 年來最快速度湧入美股科技股,推動股市從川普 4 月「解放日」關稅引發的重挫中迅速反彈。科技股配置在今年 4 月至 7 月間出現 2009 年 3 月以來最大增幅。科技股在 4 月拋售潮中首當其衝,如今強勢回歸,顯示投資人對川普最新關稅威脅不以為意,並押注「美股七雄」將持續享受快速獲利成長。
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近期提出大膽觀點,指出全球股市正因政策轉向而「融漲」。他認為,投資者應採取「All In」策略,直至長期債券殖利率突破關鍵水位,最終引發市場崩盤為止。Hartnett 解釋,川普政府的政策路徑已從「財政戒毒」,轉為無節制的「財政狂歡」模式,目標是透過製造「一個美麗的大泡沫」來支付巨額帳單。
根據《巴隆周刊》(Barron's)周四 (10 日) 報導,人工智慧 (AI) 伺服器製造商美超微 (Super Micro Computer) 近期遭美銀證券恢復評等,並獲給予「劣於大盤」(Underperform)評等,目標價僅為每股 35 美元,遠低於目前 50 美元上下的市價。
美股雷達
據《Investing.com》周二 (8 日) 報導,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上調標普 500 指數的年底目標預測,從原先的 5,600 點調升至 6,300 點,理由是即使面對持續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美國企業仍展現出韌性。
美股雷達
美國銀行 (BAC-US) 策略師上調標普 500 指數的年底目標至 6,300 點,主因是即便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持續搖擺下,企業整體獲利展望仍展現強韌,反映「美國企業」本身的基本面優於宏觀環境。美銀策略師蘇布拉曼尼安 (Savita Subramanian) 與霍爾 (Jill Carey Hall) 周二 (8 日) 在報告中指出,儘管當前面臨政策不確定性升高、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攀升等挑戰,美股企業仍維持財測透明度,顯示企業韌性。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於 4 日正式簽署成為法律。被業界譽為「華爾街最準分析師」、美銀首席投資長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毫不留情地形容,「大而美」法案正在製造一場「大而美」的泡沫。哈特內特表示,既然川普「無法削減支出,無法削減國防開支,無法削減債務,只能推行大規模關稅,那麼他們為『大而美』法案埋單的唯一方式,就是透過一個『大而美的泡沫』(One Big Beautiful Bubble)」。
美股雷達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分析,全球資金流向顯示市場正處於關鍵時刻,存在「泡沫或崩盤」的可能性。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指出,若標普 500 指數在 7 月份突破 6300 點,恐將觸發「賣出信號」。Hartnett 強調,「過度買入的市場可能會持續過度買入,因為貪婪比恐懼更難克服」。
美股雷達
《Investing.com》周三 (2 日) 報導,根據美銀證券 (BofA) 的分析,黃金與股票是 2025 年上半年表現最亮眼的兩大資產類別。該券商在報告中形容,今年前六個月市場充滿波動性,投資人面對的挑戰包括:美國關稅政策反覆多變、川普總統主導的財政法案進展,以及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短暫爆發的衝突。
外匯
據《Investing.com》報導,隨著中東地緣政治衝擊逐漸消退,全球市場情緒獲得提振,但美國銀行證券 (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 警告,市場對美元的普遍看空觀點已開始出現「過度自信」跡象。美銀在 6 月 30 日的報告中指出,6 月地緣政治事件迅速被市場消化後,歐元兌美元一度突破 1.17 關口,美股主要指數也創下歷史新高。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五 (27 日) 報導,美國銀行 (BAC-US) 首席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警告,隨著市場愈來愈押注聯準會 (Fed) 即將降息,美股正面臨投機性泡沫風險升高的局面。Hartnett 團隊在報告中指出,今年已有多達 1640 億美元資金流入美國股市,若以目前趨勢推算,全年將成為史上第三大資金流入年。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美國聯準會 (Fed) 2025 年可能面臨截然不同的兩種利率走勢路徑,根據美銀全球研究 (BofA Global Research) 最新報告指出,若美國勞動市場持穩,川普政府重啟的關稅措施將推升通膨,恐導致聯準會全年無法降息,這也是美銀目前的基本情境假設。
外匯
根據美國銀行 Michael Hartnett 的觀點,從價格和倉位來看,做多美元被廣泛視為今年夏季的「痛苦交易」。所謂的「痛苦交易」,指的是市場走勢與多數投資者的預期或持倉方向相反,導致那些與市場走勢相反的交易者遭受損失,或被強勢走勢擠壓出場的現象。
美股雷達
《彭博》周二 (17 日) 報導,根據美國銀行 (BofA)(BAC-US) 最新公布的基金經理人調查,投資人預期未來五年美股將不再是最具吸引力的資產,全球股市有望取而代之,這顯示市場對美國長年股市主導地位開始產生動搖。此次調查共訪調 190 位資產管理人,管理資產總規模達 5,23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一 (16 日) 報導,美國銀行 (BAC-US) 分析指出,各國央行自 3 月以來持續拋售美國公債,反映外資對美債需求出現「裂痕」。截至 6 月 11 日當周,根據紐約聯邦準備銀行 (New York Fed) 資料顯示,全球央行和其他官方機構託管的美債自 3 月底以來的減幅已擴大至 48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彭博》周一 (16 日) 報導,美國銀行 (BAC-US) 將雲端運算供應商 CoreWeave(CRWV-US) 評級從「買進」下調至「中性」,理由是該公司該股近三個月來已上漲約 300%,估值偏高。美銀將評級下調的同時寫道,「短期上漲空間大部分已反映在股價中」,該股估值相較同業處於溢價水準。
外匯
據《巴隆周刊》報導,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全球貨幣與利率研究團隊在周三 (11 日) 發布的報告中表示,儘管美元今年開局表現慘淡,但這並不代表全球正在放棄它。截至周二,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已下跌 8.65%,為 1985 年有記錄以來最差的同期表現,甚至比 1986 年 8.49% 跌幅還要大。
蜜雪集團 (02097-HK) 今 (9) 日在港股開盤反彈近 9% 至每股 584 港元,結束連 2 日下跌走勢,因上交所、深交所相繼發佈公告指蜜雪集團被調入港股通標的名單,自今日起生效,一掃上周遭美銀、瑞銀 (UBS) 相繼調降股價評等的陰霾。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 (5 日) 報導,美國銀行 (BofA)(BAC-US) 頂級汽車分析師 John Murphy 在汽車產業年度預測報告《Car Wars》中指出,汽車產業正面臨法規、電動車滲透率、軟體創新和中國競爭等前所未有的顛覆與不確定性。
根據美銀分析師 Michael Hartnett 的報告,在 2025 年,買入美國長期公債可能是最大的逆向交易。美國 10 年期公債的 10 年期滾動回報率已降至負 1.3%,這種「屈辱性」的負回報,堪比 2009 年 2 月的美股或 2018 年 6 月的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