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拜登





    2025-05-08
  • 國際政經

    美國前總統喬 · 拜登(Joe Biden)離任後首次接受媒體專訪,對其繼任者川普(Donald Trump)展開了猛烈的批評,稱其「沒總統格調」。拜登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獨家專訪中,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川普上任初期的看法,並批評川普對待美國盟友的方式「沒總統格調」,尤其是在俄烏問題上採取了「綏靖政策」。






  •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週三 (7 日)證實,川普政府計劃撤銷拜登政府時期,針對先進人工智慧 (AI) 晶片出口的限制措施,以新規定取代,此一政策轉向為輝達 (NVDA-US) 等美國科技企業釋出重大利多,該股聞訊大漲超 3%。拜登總統在卸任前提出一項名為「AI 擴散框架」(AI Diffusion Framework) 的出口管制政策,試圖將各國分為三級,藉此限制輝達等晶片企業的對外出貨。






  • 2025-05-05
  • 基金

    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引起金融市場震盪,雖然許多國家獲得暫緩 90 天的寬限期,但投資信心不足加上槓桿交易,推升美債殖利率,風險性債券因利差擴大走跌,新興美元主權債與邊境市場債殖利率走高,分別突破 8% 與 9%。根據過去 10 年經驗,當新興債殖利率達 8% 以上,就是極佳的進場點,平均一年後漲幅達 18.56%。






  • 2025-05-01
  • 彭博周四 (5/1) 報導,面對美國首季經濟成長意外萎縮,以及選民對經濟前景的焦慮與不滿,美國總統川普一邊呼籲民眾對政策保持耐心,一邊將經濟疲軟歸咎於前總統拜登,但分析指出,隨著「關稅時代」正式登場,選民已普遍認為經濟成果應由川普全權承擔。川普甩鍋拜登 經濟下滑歸咎前朝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初值下滑 0.3%,主因是企業為閃避即將生效的關稅而提前進口商品,導致貿易逆差短期激增,拖累整體成長。






  • 2025-04-30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30 日) 在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數據出爐後火速發文回應,將經濟萎縮歸咎於前總統拜登留下的「爛攤子」(Overhang),並強調經濟轉弱與其關稅政策「完全無關」,但市場與專家普遍不買單。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寫道:「這是拜登的股市,不是我的。






  • 基金

    在不確定的時代,穩定收益成為稀缺資產。隨美國大開關稅地圖砲,全球股票市場暴跌,兼具收益與穩定的投資等級債券成為資金避風港,由 ETF 新兵「富蘭克林 FT 投資級債 20+(00982B)」4月 28 日掛牌上市便爆量上漲可以得到最佳印證,當天台股大漲站回2萬點,但仍有大量買盤選擇布局這檔 ETF。






  • 2025-04-26
  • 美股

    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等媒體報導,總統川普在接受美國 TIME《時代》雜誌專訪時坦言,自己在 2024 年競選期間聲稱「24 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的說法,其實只是象徵性的表達,帶有玩笑和誇張意味。川普在專訪中表示,此一言論是比喻式的強調,為的是凸顯他希望迅速解決衝突的立場。






  • 2025-04-22
  • 鉅亨新視界

    無畏關稅干擾,銀行獲利、償債能力續強美國六大銀行第一季財報結果公布,每股獲利 (EPS) 再一次全數優於市場預期,顯示獲利能力仍強,EPS 平均較預期高出 12.5%。資本適足率皆維持強健水準且明顯高於法定要求,顯示財務體質相當健康。資料來源:Bloomberg,野村投信整理;資料日期:截至 2025/3/31。






  • 2025-04-21
  • 國際政經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上周六 (19 日) 在奧克拉荷馬市時以「團結」為題對現任總統川普提出間接批評,稱當前社會對立加劇,民眾陷入「誰的憤恨更合理」的爭論,若任由這種情緒主導,美國追求「更完美聯邦」的 250 年歷程將面臨危險。這是近兩個禮拜以來,第三位美國前總統公開對現任政府發出警告,打破歷史上前總統不批評繼任者的慣例。






  • 鉅亨新視界

    川普「關稅帝君」在其第二屆美國總統任期內揮動關稅大刀,實施了一系列的關稅加徵措施,尤以 2025 年 4 月 2 日宣布的具爭議性「對等關稅」,即引起貿易夥伴的報復,對全球金融市場衝擊最甚。但川普隨之又陸續公布暫緩等等相關措施,其關稅政策的不斷改變難以預測。






  • 2025-04-16
  • 歐亞股

    美國前總統拜登在卸任前,將韓國列入「敏感國家」(SCL)名單,韓方雖派人赴美討論,但未得到暫緩或取消。美東時間 15 日生效,未來韓國與美國要展開核能、AI 等關鍵領域的交流合作,恐會受到阻礙。美國能源部在拜登政府今年 1 月初交接前,將身為同盟國的韓國列入敏感國家的「其他指定國家名單」,該份名單也包括台灣,同時名單以國家安全、核武擴散、是否支持恐怖主義等觀點著眼,依危險程度將北韓和伊朗(支持恐怖主義)、危險國家(中國、俄羅斯)列入名單中。






  • 國際政經

    美國前總統拜登周二(15 日)發表卸任後首次公開講話,怒斥川普總統上任不到 100 天,就給國家造成這麼大的損害和破壞。拜登在芝加哥舉行的全國殘疾人倡導者、顧問和代表會議上說:「在不到 100 天的時間裡,這屆新政府造成這麼多的損害和破壞。這麼快就這樣,有點令人驚訝。






  • 國際政經

    據 CNN 報導,美國前總統拜登 (Joe Biden) 周二 (15 日) 首次公開批評川普第二任期施政,直指川普政府對美國社會安全局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SSA) 的處理手法具破壞性。拜登在他今年初卸任後的首次公開演講中表示,「看看現在的情況,短短不到 100 天,這個新政府就已經造成了這麼多傷害與破壞,這發生得太快,令人震驚。






  • 鉅亨新視界

    美國買全球製品,全球買美債的時代結束?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衝擊從股市延伸至債市,上週美國公債龐大賣壓湧現重創長債價格,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至近 4.5%水準,周線走高 50 個基點,創 2001 年來最大單週升幅市場傳聞賣壓源自外國持有者大量拋售美國公債,其中以中國減碼幅度最大,做為美方課徵 145% 關稅的回擊根據統計,目前外國投資人持有美國公債比重約 33%,其餘近六成則被相對穩定的持有人擁有(例如美國政府、金融機構及退休金帳戶等),單一持有人的動作並不致使美債市場出現結構性災難回朔事件起因仍為關稅 2.0,預料本週債市攻防將成市場焦點,值得高度關注資料來源:BofA Global Investment Strategy, Flow of Funds, Haver;資料日期:2025/4/10。






  • 2025-04-14
  • 基金

    專訪 Vincent Nichols, CFA | 美國股票暨全球主題投資團隊投資策略分析師 美國聯準會 (Fed) 於去年下半年啟動降息循環,市場原預期經濟增長將保持韌性。然而,2025 年第一季的亞特蘭大 Fed GDP 預測模型卻出現急劇下滑,加上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亦在近期出現下滑,暗示經濟可能正面臨較預期更嚴峻的挑戰,上述這兩項負面數據出爐,如同白紙上浮現小黑點,縱然面積極小,也立刻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引發美股短期恐慌震盪。






  • 2025-04-13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將前總統拜登於 2021 年 4 月首次實施的針對俄羅斯有害境外活動的制裁延長一年。根據 4 月 10 日美國聯邦公報發布的文件,這項舉措維持了針對俄羅斯的國家緊急狀態。這項文件指出,「俄羅斯聯邦政府特定的有害境外活動持續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構成非同尋常且異乎尋常的威脅。






  • 2025-04-10
  • 基金

    今年清明時節不只天氣雨濛濛,全球股市更是風雨飄搖,而在避險資產中,黃金持續發光發熱,此時同受市場連累,後市怎麼看?本文將從市場表現、政策動向及機構展望等多個層面,剖析當前的黃金市場現狀與未來潛力。截至 4 月 4 日的最新統計顯示,黃金市場是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資產之一,金價今年以來上漲 14.5%,富時金礦指數也攀升了 26.9%。






  • 2025-04-08
  • 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 2 日宣布最新對等關稅措施後,全球投資市場連日鬧股災,台股也難逃池魚之殃,債市成為資金避風港。專家表示,關稅對全球景氣衝擊尚未明朗,建議投資人重新檢視股債配置,納入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等級債,尤其 BBB 長年期債抗跌效果佳,有助紓解面臨股市重挫的壓力。






  • 鉅亨新視界

    對等關稅超出預期,各國積極尋求解方美國總統川普宣布 4/5 起對全球普遍加徵 10% 關稅,4/9 起針對各貿易逆差國加徵對等關稅。由於稅率大幅超出市場預期,投資人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憂慮瞬間攀升。川普及財長貝森特雙雙呼籲各國儘速與美方展開貿易談判;截至 4/6,多數榜上有名的國家選擇以談判尋求降低關稅為優先策略,僅中國、加拿大及歐盟較為強勢。






  • 2025-04-03
  • 能源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周三 (2 日) 敦促能源部長 Chris Wright 遵守法律,要求其部門為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前通過的潔淨能源法律提供資金,其中包括建造氫能中心的資金。美國在前總統拜登政府時期通過一項 70 億美元的脫碳計畫,擬打造 7 個氫能中心,建造氫氣生產、運輸氫氣的管道和儲存槽,以供應鋼鐵製造商、水泥廠和其他工業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