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偷創意?產品定義能力才是蘋果稱霸之道
鉅亨網編譯呂佩憶 綜合外電
產品定義能力才是蘋果稱霸之道 (圖:AFP)
蘋果 (AAPL-US) 產品精緻、貼心,魅力令消費者無法擋。雖然蘋果創意無限,但事實上蘋果大部分的產品都不是原創商品,市場上早就有相同的產品,蘋果只是借用其概念,並以蘋果引以為傲的美學設計,將產品臻至完美,成就蘋果王朝的霸主地位。
蘋果 9 月 9 日的產品發表會,市場預期即將公佈的包括大螢幕手機、智慧型手錶還有新的行動支付系統,但不論是哪一個,蘋果都是跟隨著前行者的腳步。也因此,近年來蘋果面對不少批評的聲浪,認為蘋果失去了賈伯斯就失去了創新能力。
但是,不論是最早的 MP3 播放器 iPod,到現在的大螢幕手機 iPhone、平板電腦 iPad、智慧型手錶 iWatch,其實全都不是蘋果的原創構想。相反的,蘋果是利用舉世讚嘆的蘋果美學,重新定義這些產品,讓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規模不斷壯大。RBC Capital Markets 的分析師 Amit Daryanani 說,蘋果通常不是市場第一人,但他們會將市場已有的產品做得更優異、更好用。
媒體報導指出,最近市場上發表一連串的智慧型手錶,但是功能性、美觀度都令評論者大大失望,也沒有令人覺得非買不可的理由。如果蘋果能改善這個產品類型,例如更高階的健康追蹤資訊或是地圖功能,也許消費者終於會被說服而接受這個產品類型。
分析師預期,這一次蘋果還會推出行動支付功能,市場的機會更大。包括 Google 和 Isis 的電子錢包,都已經推出了好幾年,但市場一直沒有成長,接納度仍十分低。而蘋果據傳一直在和主要信用卡公司合作,開發 iPhone 使用的支付系統。由於蘋果的 iTunes 與 App Store 功能,讓蘋果已建檔 8 億筆信用卡資料,蘋果已具備相當程度的客戶群。再加上 iPhone 的指紋辨識功能,分析師認為蘋果終於有機會鼓勵商家和消費者接受電子錢包,從「塑膠貨幣」改為「智慧型手機貨幣」。
許多產品類型早在蘋果前就已存在,BTIG 的分析師 Walter Piecyk 說,是蘋果的產品為其產品類別下了最終的定義。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