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供樓負擔全球最重 買房須15年不吃喝 蝸居世界最小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22 09:02
CNBC/彭博通訊社消息,美國人口顧問公司Demographia昨(21)日公布第10次年度環球房屋負擔能力調查報告,顯示香港的樓價負擔連續4年在全球360個主要城市中高居榜首,平均樓價為家庭年度收入中位數的14.9倍,較去年的13.5倍高,亦是有關調查進行以來最高紀錄。排第2及第3的分別為加拿大溫哥華(10.3倍)及美國三藩市(舊金山市)(9.2倍);澳洲雪梨及墨爾本排第4和第5,兩者皆是5.5倍。
香港《文匯報》報導,報告把樓價分為「極度難負擔」、「嚴重難負擔」、「中度難負擔」及「能負擔」4種。調查的國家或地區共9個,包括澳洲、加拿大、愛爾蘭、香港、日本、美國、英國、新加坡及新西蘭。整體而言,香港、澳洲及新西蘭皆屬於極度難負擔,最易負擔的則有愛爾蘭,當地樓價只是家庭年度收入中位數的2.8倍;美國及日本屬中度難負擔級別。
由於大陸買家需求帶動,加上按揭息率處歷史低位,推動本港樓價節節上升,由2009年至今,升幅已超過一倍,不少分析皆警告,樓市過熱正形成泡沫。有關情況亦同樣出現在澳洲及加拿大,加拿大樓價自2000年起增加近一倍,明年料仍會繼續攀升。
報告亦指出,加州的樓價持續上升,美國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中,有11個在加州,該州6個主要房屋市場的樓價與收入對比,自2009年的低谷反彈近四成。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高級研究學者貝爾托表示,土地使用監管及基建配套嚴重限制了可發展土地的供應,假如規劃官員放棄一些較難量化的指標,如宜居程度和可持續性等,專注於流動性及負擔能力等實際指標,許多城市的居住情況皆會得到改善。
《星島日報》報導指出,香港連續第4年成為全球供樓負擔比率最高的城市,樓價中位數達402萬元(港元,下同),平均每個家庭「不吃不喝」14.9年,方可買到一單位,即使面對現時低息環境,但家庭平均每月供款仍佔收入達65%,超越金管局指引。
同時,港人亦只能「蝸居」,該調查顯示,新樓居住面積同樣為全球最細,平均每單位只有不足500方呎,相對美國平均每單位約2500方呎,只有1/5,較鄰近的新加坡亦少近一半。該調查又引述研究指,表示香港用地限制推高樓價,令現時的負擔水平,較鄰近的新加坡高出近3倍,較東京、大阪等地更高出最少3倍以上。
以該調查提供的數字為例,家庭年入息中位數為27萬元,即每月收入約22500元,若購買一個樓價為402萬4000元單位,並承造7成按揭,還款期20年,若利率為2.3%,每月供款額需要14653元,佔家庭每月收入達65%,已經超越金管局提出,供樓負擔比率勿過5成的指引。
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如果一個家庭可以用月入3成供樓,就屬於最健康的水平。雖然現時香港的供樓負擔比率離他所指的健康水平有一段距離,但他認為,這不等於樓市會爆破,因為樓價升跌原因甚多,例如低息環境持續,而且香港經濟基調良好,相信樓價難以重演如1990當年急瀉的情況。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現時樓價雖高,但由於香港一直奉行低稅率政策,如個人入息稅最多為1成半,相對外國的動輒3、4成相差甚遠,故高樓價某程度上亦是一種稅項,未必能完全反映社會現況。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