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比特幣為何持續上漲?摩根大通:散戶引爆「對抗貶值交易」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一場由散戶主導的「對抗貶值交易」正風起雲湧,將資金大量推向黃金與比特幣等另類資產。國際投行摩根大通在其最新報告中不僅正式定義了此一趨勢,更樂觀預測,比特幣價格在今年底有望達到 16.5 萬美元的新高。

報告分析,這股浪潮自 2024 年底以來,主要由散戶投資者驅動。他們對各國政府高漲的財政赤字、頑固的通膨、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乃至於對央行信譽的質疑感到憂慮,尤其在新興市場,對法定貨幣疲軟的擔憂更為顯著,這些因素共同促使資金大規模流入比特幣和黃金 ETF。
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散戶投資者對這些另類資產已產生「錯失恐懼症」(FOMO)。
摩根大通由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領導的策略分析團隊,提出了比特幣上看 16.5 萬美元的樂觀預測,其核心論點是:經過波動率調整後,比特幣相對於黃金仍被顯著低估。報告的模型顯示,比特幣對黃金的波動率比率近期已降至 2.0 以下,意味著其消耗的風險資本約為黃金的 1.85 倍。
分析師以此為基礎,參考黃金約 6 兆美元的私人投資部位 (包括 ETF、金條和金幣),推算出比特幣目前 2.3 兆美元的市值仍有約 42% 的上漲空間,其合理價位應落在 16.5 萬美元。
報告更強調,與去年底相比,比特幣的估值出現了重大翻轉:當時相對於波動率調整後的金價,比特幣被「高估」了 3.6 萬美元,如今卻轉為被「低估」約 4.6 萬美元。此預測價位也高於該團隊在今年 8 月預測的 12.6 萬美元,主要反映了近期黃金價格飆升後,比特幣顯得更具吸引力。
市場數據也印證了此趨勢。過去一年,比特幣與黃金現貨 ETF 的資金流入量急劇攀升。儘管部分機構資金透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的比特幣期貨參與市場,但其持倉規模的增長明顯落後於比特幣 ETF 的資金流入,這進一步證實了此波漲勢由散戶主導的特性。
雖然散戶是近期才開始湧入,但分析師指出,這波上漲行情已持續了 3 年。自 2022 年美國將美元武器化以制裁俄羅斯後,各國央行便開始積極地將儲備從美元轉向黃金。過去 3 年,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增加了 1,000 公噸,達到數十年來最高,黃金更在今年夏天超越歐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儲備資產。
儘管金價在過去 3 年幾乎翻了 3 倍,但考慮到 ETF 的黃金持有量仍未及 2020 年的高峰,且散戶需求才剛開始加速,分析師認為漲勢仍處於早期階段。
- 佈局加密資產,台北台中鉅亨買幣實體授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