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鉅亨買基金攜手聯博、國泰投信 分享「養資產」長線布局策略

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美、台股市續創新高,美國並宣布降息,對追求現金流的投資人而言,該選何種基金,才能兼顧收息與資產成長?基金平台「鉅亨買基金」今 (23) 日攜手聯博與國泰兩大投信,舉辦「贏戰變局、配息新思維」投資說明會,深入剖析全球股市展望,也揭示旗艦方案「鉅亨自由 Pay」設定心法,會中邀基金教母蕭碧燕,分享從單純「領利息」進化到「養資產」的長線策略。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鉅亨買基金攜手聯博、國泰投信,分享「養資產」長線布局策略。(圖:鉅亨買基金提供)

「基金教練」鉅亨買基金投資理財部協理陳顗全指出,領息族不應只關注「配息率」,而是「總報酬」。統計近 20 年各類資產表現,台、美股與成熟股市總報酬明顯優於債券,顯示股票型基金長期績效更亮眼,然而市場上具配息級別的股票型基金數量有限,投資人若善用「鉅亨自由 Pay」,即可運用累積級別基金,依需求設定自動提領金額與時間,打造穩定現金流,同時靈活掌控資金運用。


陳顗全表示,「鉅亨自由 Pay」一亮點是具備下檔風險控管機制,避免本金遭過度提領,另投資人取得的現金流屬於提領機制,而非基金本身配息,能避開配息衍生的課稅與二代補充保費,加上境內基金資本利得享有免稅優勢。自由 Pay 讓投資人既能靈活支配資金,也拓展了基金選擇範圍,也提供試算工具,幫助投資人挑選最合適的標的。

聯博投信資深投資策略師蘇智蘋表示,第 2 季財報優於預期,使 S&P 500 在今年的獲利預估上修,明 (2026) 年成長動能亦可望延續,為股市奠定基礎,美股自 1980 年代以來逐漸領先其他市場,近年因科技股驅動差距更大。隨著 AI 前景備受期待,半導體與應用領域 3 年內將快速成長。雖有短期波動,但美國企業競爭力全球居首,仍是不可忽視的核心投資市場。

觀察美股,蘇智蘋分析,目前指數偏向創新與成長產業,獲利已逐漸與經濟週期脫鉤,展現抗壓性。在降息循環但未伴隨衰退的情境下,美國成長股通常優於大盤,第 4 季更具季節性優勢,提醒投資成長股需挑選具基本面的龍頭企業,才能支撐長期上漲潛力,對投資人而言,掌握大型成長股才是布局關鍵,能在不確定環境下持續發揮價值。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指出,全球這一波由 AI 驅動的漲勢,本質上與 2000 年網路泡沫截然不同。當年市場充斥缺乏基礎的投機公司,最終大量消失;此次 AI 應用遍地開花,涵蓋語音智能、自動駕駛、影像生成、機器人等領域,帶來實質產值成長。估到 2030 年,全球 AI 經濟規模將達 4.9 兆美元,六年不到成長 3 倍以上,推動股市結構性機會,投資人不容錯過。

梁恩溢強調,台灣是全球唯一能在 AI 產業鏈中,從上游晶片到下游組裝完整供應的國家,台灣 AI 龍頭廠商在全球市佔率持續領先,使台股企業今明兩年獲利有望呈雙位數成長,這波台股創高並非投機泡沫,是以產業實力與基本面為支撐,對投資人而言,更應專注於台股長期投資價值,並把握 AI 與半導體的結構性機會。

蕭碧燕也分享退休投資的三階段規劃。青年期建議採定期定額,並透過「基金養基金」將獲利再投入;壯年期,可逐步配置入息型基金,但仍須兼顧資本利得投資,以確保持續增值;退休期則依靠入息型基金支付日常生活,未使用的資本再持續投資,必要時贖回利得,達到穩健生活與資產延續的雙重目標。

蕭碧燕憑藉 30 年投資經驗,強調投資並非追求最高報酬,而是找到最容易成功的方法,定期定額的關鍵在於「紀律」,為「停利不停扣」,投資人須挑選一檔能接受波動的基金,並設定合理的停利點,讓投資過程更具持續性。她強調,越簡單的方法越容易執行,長期下來更能確保成果,這也是她持續奉行定期定額的原因。

蕭碧燕提醒,退休金規劃不能僅依賴配息基金,還需結合資本利得型工具以擴大資產。投資人可運用「超底王」等逢低加碼機制,先以定期定額打好基礎,再於市場回檔時自動加碼,加速單位數累積,標的建議鎖定「熊短牛長」、持續創新高的一軍基金,如台股、美股與科技基金,並避免過度分散,才能有效累積並守護退休資產。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