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瑞格新藥2b臨床成果登《Blood》 啟動現增預計明年登興櫃

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瑞格免疫調節新藥 RGI-2001 已在美國完成臨床 2B 試驗,完整成果正式刊登在全球血液學領域期刊《Blood》,預計今年底安排臨床三期前會議,明年中申請,並於明年底啟動臨床三期。同時,瑞格啟動興櫃錢現金增資,預計明年 3 月送件、4 月掛牌。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瑞格營運長楊思聖。(鉅亨網記者劉玟妤攝)

執行長楊思聖表示,RGI-2001 於 2024 年 2 月在 ASTCT 年會發表臨床 2b 最終結果,並刊登於《Blood》期刊。 


楊思聖提到,目前已展開 RGI-2001 美國與歐洲的臨床三期籌備工作,其中,過去多接觸美國 FDA,臨床一期與 2a、2b 皆在美國執行,但預計臨床三期將優先從歐洲 EMA 開始,以加速後續的審查,不過他也強調,並不會放棄 FDA 的路徑。 

另外,瑞格也啟動興櫃前現金增資,增資前股本約新台幣 2.3 億元,估值約新台幣 15 億元,此次預計募資新台幣 3 至 3.6 億元,發行價格每股 56 元,規劃新發行 500 至 600 萬股,用於推動臨床試驗與全球布局。 楊思聖表示,希望在此輪募資中,能吸引更多台灣的股東加入,預計明年 3 月底送件、4 月掛牌。

楊思聖說明,目前約有 80% 股權為日資持股,其中,最大法人股東為日本大和證券集團旗下 DCI Partners,約占 10% 股權,台灣股東方面,則有三福生醫及三福環球。楊思聖表示,希望在此輪募資中,能吸引更多台灣的股東加入,預計明年 3 月底送件、4 月掛牌。 

楊思聖進一步說明選擇台灣資本市場的原因,指出日本與台灣的生技公司在估值上存在差異,台灣前十名上市生技公司的市值總和,是日本前十名上市生技公司的 4 至 5 倍,且日本小型的生技公司上市難度高,加上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 7 月頒布新規定,要求在 Growth 板塊掛牌的公司,若 5 年後市值未達日幣 100 億元 (約新台幣 20 億元),就必須下市,種種挑戰讓瑞格決定在台灣興櫃。 

瑞格新藥 RGI-2001 主要預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透過微脂體劑型傳輸,誘導調節型 T 細胞 (Treg) 的活化與增生,與現行常用的免疫抑制不同,採用免疫調節方式,不全面壓制免疫系統,調控效應 T 細胞 (Teff) 的自體攻擊作用,達到預防排斥的效果。 

section icon

鉅亨講座

看更多
  • 講座
  • 公告


    Empty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