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場動態:BMW電動車計畫、特斯拉高薪方案與俄國航空技術進展引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動態:BMW和特斯拉面臨挑戰,俄羅斯加速航空技術研發,貿易政策引發全球關注
BMW計畫透過推出全新電動車型iX3來重振中國市場的成長,並指出新電池成本將顯著降低40%至50%,這將有助於提升其利潤率。財務長Walter Mertl表示,2025年的息稅前利潤率(EBIT)目標為5%至7%[1]。然而,美國的進口關稅將對利潤率造成約1.25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顯示出國際貿易環境對其業務的挑戰。特斯拉(TSLA-US)的董事會正考慮批准一項高達1兆美元的薪酬方案,以留住執行長馬斯克,強調其在釋放公司潛力方面的關鍵角色。這一動作反映出市場對於領導力的高度重視和未來增長的期待[2]。整體而言,這些動態顯示出豪華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加劇,企業必須在創新與成本控制之間找到平衡,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另一方面,俄羅斯總統普丁呼籲加速火箭助推器引擎的研發,以鞏固國家在航空太空領域的競爭力,並強調更新生產能力以滿足內需及拓展國際市場,顯示出俄方在面對西方制裁下仍持續推進技術創新[3]。同時,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喬治亞州對南韓現代汽車的電池廠進行突襲,逮捕約475名工人,這一事件不僅導致施工停擺,也對現代汽車及其合作夥伴LG新能源的股價造成壓力,分別下跌0.7%和2.3%[4]。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及地緣政治的影響,未來可能進一步影響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投資信心。
美國貿易政策的走向引發廣泛關注,川普政府的高關稅措施未能如預期促進美國製造業,反而導致就業崗位減少及企業擴產計畫延遲,顯示出其政策的孤立性。其他國家如歐盟和韓國並未跟隨,甚至巴西總統盧拉明言尋找新貿易夥伴,顯示對美國市場的漠視[5]。此外,日本與美國的貿易協議尚未最終確定,因美方對半導體及藥品的關稅命令仍未發佈,這使得日本政府持續施壓以確保協議的完整性[6]。在國際軍事動態方面,加拿大和澳洲軍艦近期穿越台灣海峽,旨在促進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則全程監控此行動,顯示出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7]。同時,美國媒體對中國九三閱兵的報導多集中於其軍事力量,卻未充分探討其歷史意義,反映出對中國作為二戰盟友的忽視[8]。整體而言,當前的貿易與軍事動態顯示出美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孤立與挑戰,未來的政策走向將對國際市場及地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