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面臨地緣政治挑戰,川普貿易政策受挫,中國軍事力量引發關注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股市場面臨地緣政治挑戰,川普貿易政策受挫,中國軍事力量引關注
俄羅斯總統普丁強調航空太空產業的火箭引擎研發需加速,以鞏固國家在該領域的競爭力,並計劃滿足內需及拓展國際市場,顯示出在西方制裁下仍持續推進技術創新[1]。同時,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喬治亞州對南韓現代汽車的電池廠進行突襲,逮捕約475名工人,這一事件不僅導致施工停擺,還對現代汽車及其合作夥伴LG新能源的股價造成壓力,分別下跌0.7%和2.3%[2]。這些事件反映出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及地緣政治的影響,市場需密切關注各國在科技與產業政策上的動向。
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高關稅政策未能有效促進美國製造業,反而導致就業崗位減少及企業擴產計畫延遲,顯示出其貿易策略缺乏國際支持,尤其是歐盟和韓國選擇加強與其他貿易夥伴的合作[3]。同時,日本與美國的貿易協議仍未最終確定,因美方尚未針對半導體與藥品發佈關稅命令,這使得日本在談判中持續施壓以確保協議的完整性[4]。整體而言,川普的貿易政策未能有效引領全球貿易走向,反而使美國消費者承擔了額外的經濟負擔,未來的貿易格局仍需觀察各國的反應及策略調整。
中國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儀式引發美國媒體的廣泛關注,CNN指出中國的軍事力量及新型武器已顯示出對美國的潛在威脅,並強調其自主開發能力的迅速提升[5]。同時,加拿大與澳洲軍艦穿越台灣海峽的行動,則被視為促進印太地區和平的努力,然而中國對此表示全程監控,顯示出地區緊張局勢的持續[6]。在此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對印度與俄羅斯的親近關係表示不滿,認為這使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受到挑戰,儘管印度外交部未對此作出回應[7]。此外,泰國新任總理阿努廷的當選,象徵著中泰友好關係的深化,然而其聯合政府的穩定性仍待觀察,可能面臨不信任動議的挑戰[8]。整體而言,這些事件反映出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動態及各國間的微妙關係,未來局勢仍需密切關注。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