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國產AI晶片爆發!寒武紀、海光瘋狂囤貨 備戰全球供應鏈大動盪​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今年上半年,中國國產 AI 晶片市場延續高景氣度,主要廠商的業績在旺盛 AI 推理需求驅動下實現爆發式成長,同時透過策略儲備應對產業周期波動。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中國國產AI晶片爆發!寒武紀、海光瘋狂囤貨 備戰全球供應鏈大動盪​(圖:Shutterstock)

財報數據顯示,儘管中國廠商與國際巨頭仍存差距,但技術自主性與生態協同能力正成為破局關鍵。


海光信息 (688041-CN) 正憑藉 CPU 與 DCU(通用 GPU) 雙業務線穩居產業龍頭,今年上半年營收 54.64 億元,年增 45.21%,歸母淨利 12.01 億元,成長率 40.78%,而海光銷售費用佔比顯著高於同業,反映市場拓展力度持續強化。

轉虧為盈的寒武紀 (688256-CN) 則展現強勁追趕勢頭,上半年營收年增 4347.82% 至 28.81 億元,淨利 10.38 億元,與海光資訊的利潤規模差距大幅縮小。

寒武紀指出,業績飆漲源自 AI 應用落地加速帶動的市場擴張,期末存貨 26.9 億元 (佔總資產 31.95%),合約負債 5.43 億元,年增 61223%,凸顯訂單飽滿度。

此外,龍芯中科 (688047-CN) 雖仍處虧損狀態,淨虧損 2.94 億元,但獲利品質顯著改善,安全工控晶片營收 8722 萬元,逼近去年全年水準,資訊化晶片毛利率回升至 65.45%,綜合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提升 12.77 個百分點至 42.44%。

龍芯中科最新發布的 3C6000 系列 CPU 性能對標英特爾第三代至強處理器,配套推出的存儲伺服器、雲端終端等「三劍客」專用產品線即將商用,標誌著其從通用晶片向垂直場景滲透的戰略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業界整體呈現「產銷兩旺」特徵,重量級廠商普遍加大原料儲備,寒武紀產成品庫存顯著增加,海光資訊存貨規模達 60.13 億元 (含原料與產成品)。

另據沐曦揭露,受 HBM(高頻寬記憶體) 等核心零件採購周期長達半年、國際供應鏈不確定性影響,該公司今年首季原物料庫存佔比驟升至 21.64%,其中 HBM 存貨價值 1.23 億元,佔總原料 63.73%。這種策略性備貨既反映全球 HBM 供應高度集中於美日韓企業的現實,也反映廠商應對市場波動的前瞻佈局。

目前,中國國產晶片市佔率仍具提升空間。研調機構 Bernstein 數據顯示,輝達與超微合計佔據中國 AI 加速晶片市場 71% 份額,華為海思以 23% 居本土首位,沐曦股份等新興勢力約 1%。

技術路線則呈多元化競爭格局,海光、沐曦等沿襲 GPU 通用路線,寒武紀、華為等聚焦 ASIC 客製化晶片,後者因適配特定推理場景的優勢漸獲雲端廠商青睞。

儘管中國國產 GPU 在訓練場景導入較慢,但寒武紀產品已通過金融、運營商等嚴苛驗證,海光 DCU 應用於大數據與 AI 計算,龍芯 3C6000 的綜合性能已比肩國際主流。

除技術自主性外,生態建設成為破局重點。海光上半年銷售費用激增 185.83% 用於市場推廣,深度整合中科曙光資源推動「晶片 - 整機 - 生態」協同,DeepSeek 等模型廠商透過參數精度適配國產晶片,凸顯軟硬體協同創新趨勢。此外,營運商加速 Scale up/Scale out 技術路線融合,協助國產算力效率提升。

分析師指出,隨著研發投入轉化與生態開放提速,中國國產 AI 晶片可望在垂直領域持續突破,逐步改寫全球市場格局。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