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力拚「脫美」 地方政府設定高自給率目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為加速發展人工智慧(AI)產業,正積極推動半導體供應鏈的自主化,特別是在 AI 數據中心所需的關鍵晶片領域。北京與上海等主要城市已設定明確的國內自給率目標,旨在擺脫對美國輝達 (NVDA-US) 產品的依賴,轉向華為等本土供應商。

《日經新聞》報導指出,人工智慧近年來已成為全球國家與企業競爭力的核心。為確保在這個關鍵領域的領先地位,中國正加速建構一條不依賴美國半導體的本土供應鏈。
根據上海市政府的規劃,到 2027 年,AI 數據中心所使用的半導體,中國企業設計或製造的比率將提高至 70% 以上。而首都北京的目標更為激進,計畫在同年將這一比例提升至 100%。
這些高自給率目標,呼應了中國領導階層「自立自強」的國家方針。今年 4 月下旬,中國共產黨政治局舉行了與 AI 相關的集體學習,強調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支持 AI 半導體的開發與生產。
儘管中國的 AI 應用服務正迅速擴大,但其半導體市場仍高度依賴輝達。根據中山證券的數據,2024 年初,輝達在中國 AI 半導體領域的市佔率高達 8 成。
為了取代輝達的主導地位,華為推出的 AI 半導體「昇騰 910」系列成為了關鍵角色。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其主力產品 910B 的運算能力已能達到輝達 H20 的 85%,而新一代的 920 晶片性能更有所提升,有望完全取代 H20。
由中芯國際 (688981-CN) 等本土企業生產的昇騰系列,正透過微細技術的開發,積極追趕國際水平。除了華為,百度集團 (09888-HK) 旗下的崑崙、中科寒武紀 (688256-CN) 科技等企業也正加緊腳步,加速產品研發。
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國營通訊巨頭中國移動 (600941-CN) 已決定在 2024 至 2025 年採購的 191 億元 AI 伺服器半導體全部採用華為產品。此外,政府也鼓勵民間科技巨頭改用國產晶片。
有報導指出,字節跳動正考慮在其業務中採用華為產品。甚至有美國媒體披露,中國當局已要求國內企業,特別是涉及政府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業務,避免使用輝達的 H20 晶片。這顯示出中國政府在公共部門推動國產化替代的堅定決心。
然而,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並非易事。英國《金融時報》曾報導,DeepSeek 的一個新 AI 模型開發因使用華為產品而遭遇故障,進度受阻。這類技術挑戰凸顯了在性能與穩定性上,國產晶片仍有待提升。
儘管如此,部分專家認為,在與經濟安全無關的領域,中國仍會選擇進口輝達等產品,以便在吸收尖端技術的同時,提升整體的 AI 運算能力。這表明,中國在短期內可能會在進口與國產之間尋求一種平衡。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