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競爭升溫,中韓日外交合作影響區域安全與美國經濟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半導體競爭加劇,中韓日外交動向影響區域安全,AI職場變革與美國經濟壓力交織
中國持續推行「去美化」政策以促進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華為等企業雖仍依賴美國AI晶片,但正加速研發替代品,這對美國及輝達(NVDA-US)構成壓力[1]。同時,國巨 (2327-TW) 對芝浦電子的收購計畫再度加碼,將每股收購價調高至7130日元,顯示其對未來協同價值的強烈信心,交易總金額也隨之上升至約1087億日元[2]。這些動態反映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加劇及企業間的併購活動頻繁,未來將持續影響市場格局。
南韓總統李在明展開對日本的正式訪問,旨在加強兩國在安全領域的合作,並為即將與美國總統川普的峰會鋪路,雙方將討論美國駐軍費用及北韓核武問題[3]。儘管歷史分歧仍然存在,韓日雙方在貿易上達成共識,顯示出對美國影響力的依賴[4]。李在明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國內外壓力,特別是在軍費分擔及北韓問題上,這將直接影響南韓的外交策略及地區安全格局。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強調,隨著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當前是年輕人展開職涯的「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AI不僅將創造新產業和職位,還能提升勞工學習新技能的能力。儘管部分職位可能消失,但新工作機會的潛力卻是巨大的[5]。然而,年輕求職者在科技產業面臨更高的失業率和求職挑戰,企業雖然在AI上投入巨資,但成功案例多來自專注於特定需求的新創公司,顯示出市場對於AI應用的需求仍在調整中[6]。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AI的發展將成為未來職場的重要驅動力,企業需重新思考人力資源配置與技能培訓策略,以應對這一變革。
惠譽維持美國「AA+」信用評級,儘管對持續上升的債務表示擔憂,顯示出市場對美國財政狀況的警覺性[7]。同時,瑞銀集團建議投資者在白銀價格回調至36美元以下時加碼,指出未來價格將在38至40美元之間波動,並提到若聯準會降息,白銀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至42至44美元[8]。這些動態反映出市場對於美國經濟政策及其對商品市場影響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下,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與機會。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