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電新政策激發影視創作,台股韌性顯現,全球供應鏈調整與物價穩定成焦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廣電新政策促進影視創作,台股韌性顯現,全球供應鏈調整與物價穩定成為焦點
中國廣電總局推出的「廣電 21 條」政策,取消電視劇40集的上限,旨在提升內容創作的靈活性與質量,並強調對超長劇目的稽核以防止「注水劇」現象[1]。此舉不僅促進了季播劇及古裝劇的排播靈活性,還鼓勵引進境外優秀作品進行本土化改編,顯示出中國影視產業對於觀眾需求的敏感度和適應性。另一方面,行政院未包含軍公教調薪方案,雖然可能壓縮民眾可支配所得,但對台股影響有限,顯示出政府在財政支出上的謹慎考量[2]。這些政策變化反映出中國在文化產業與財政政策上的雙重調整,未來將可能影響市場的整體動態與消費者行為。
安勤 (3479-TW) 在法說會中透露下半年營收將較上半年成長5-10%,全年挑戰雙位數成長,醫療業務成為主要動能,預計成長15-20%[3]。同時,美國與歐盟公布貿易協議,將汽車及藥品等關稅降至15%,並要求歐盟投資美國能源及軍事設備,顯示美國市場對於外部供應鏈的依賴仍在加深[4]。這些動態不僅影響安勤的市場策略,也可能改變全球供應鏈格局,特別是在醫療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上,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面對中元普渡及風災後的物價波動,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強調需加強對祭祀商品及農產品的價格監控,以防止囤積與哄抬行為,並預計中南部蔬菜供應將逐步增加,價格將趨於穩定[5]。同時,美國波音公司正與中國洽談多達500架飛機的大訂單,若成功將結束自2017年以來的銷售荒,並可能成為美中貿易協議的重要成果,顯示出兩國貿易關係的回暖跡象[6]。這些動態不僅反映了市場供需的調整,也顯示出政策與商業策略在應對經濟挑戰中的重要性。
輝達進駐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消息持續推動當地房地產市場熱度,聖得福建設的都更新建案「豐萃」在捷運北環段開工的背景下,已售出約4成,顯示出即使面對央行信用管制,市場需求依然穩定[7]。同時,歐元區8月PMI數據顯示商業活動加速增長,製造業首次進入擴張區間,德國經濟表現尤為突出,這反映出歐洲經濟在面對通膨壓力下仍展現韌性,可能促使歐洲央行重新評估其貨幣政策[8]。這些趨勢顯示,無論是台灣的地產市場還是歐洲的經濟復甦,均在全球經濟環境中尋求新的增長動能。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波段回檔股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