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總預算案拍板 歲出編列3兆元 國防9495億元佔GDP 3.32%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115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於今(21)日在行政院會通過。行政院長卓榮泰於院會後親自召開記者會,向國人說明總預算案編製情形,以及十大亮點,其中 115 年度歲入編列 2 兆 8,623 億元,較今(114)年大幅減少 3,025 億元;歲出編列 3 兆 350 億元,較今年增加 1,100 億元。國防外交方面,國防總預算達 9,495 億元,占 GDP 3.32%,外交預算則增至 415 億元。

卓榮泰表示,總預算案將與「行政院 115 年度施政計畫(草案)」一併送請立法院審議,行政院會努力促成更和諧、更有效率,以及符合《憲法》與《預算法》精神的預算審議過程,這份預算案在多重挑戰下,仍致力於為國家未來 20 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儘管面對歲入大幅減少,行政院仍堅持增加對國家建設及國民照顧的投入,並透過「零基預算」精神,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口上。
115 年度總預算案面臨巨大的財政壓力。由於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將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大幅增加 4,165 億元給地方政府,導致中央歲入驟減 3,025 億元,僅編列 2 兆 8,623 億元。然而,歲出部分仍較今年增加 1,100 億元,達 3 兆 350 億元。為維持國家動能,中央政府將舉債 4 千億元,以支應國防、公共建設、科技發展、醫療衛生及社會福利等關鍵領域的經費需求,為台灣的未來發展蓄積能量。
卓榮泰點出,總預算案的核心在於十大施政亮點,旨在全面提升國人生活品質與國家競爭力:
-
減稅、減負擔,增加家戶可支配所得: 政府持續透過減稅政策,包含調高基本生活費、長照特別扣除額,並擴大租金支出扣除金額。這些措施將有效減輕民眾稅負,尤其對年輕家庭、租屋族與三代同堂家庭影響顯著,能實質增加家戶可支配所得。
-
實踐「健康台灣」: 預算編列了 60 億元的「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與 50 億元的癌症新藥經費,總計達百億規模。同時,長照 3.0 經費增加至 1,153 億元,目標是降低國人的「不健康餘命」比例,確保國人健康。
-
實踐「均衡台灣」: 推動「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計畫,編列 2,993 億元,較今年增加 438 億元,旨在平衡區域發展,促進各地區的經濟與生活品質。
-
推升內需經濟: 為因應後關稅秩序時代,編列 75 億元,透過平日國民旅遊加碼補助、推動會展及演唱會經濟、爭取國際賽事來臺等方式,刺激國內消費與經濟成長。
-
發展「五大信賴產業」與「AI 新十大建設」: 鎖定半導體、AI、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等五大產業。特別針對 AI 領域,編列 311 億元推動「AI 新十大建設」,目標是打造「全民智慧生活圈」,引領各行各業數位轉型。
-
協助中小微企業發展: 編列 109 億元,持續協助中小微企業進行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並提供「普惠貸款」及「租稅優惠」,強化其競爭力。
-
加強打擊詐欺: 編列 83 億元打詐經費,配合「打詐新四法」,增強執法能量,與數位平台合作,建構更強韌的打詐安全網。
-
推動「婚育宅」及「0-6 歲國家一起養 2.0」: 編列 108 億元提供新婚及育有未成年子女者的住宅補貼,並新增各類保險生育給付差額補助,總計編列 1,136 億元,以減緩少子化、高齡化等人口結構問題。
-
持續推動體育與文化: 隨著運動部正式成立,體育經費編列達 248 億元,旨在優化運動環境、培育優秀選手並舉辦國際賽事。文化預算加計文化發展基金,突破 300 億元,顯示政府在推動經濟建設之餘,也高度重視文化發展。
-
系統性治水: 針對今年風災水患造成的影響,編列 537 億元整體治水經費,包含 147 億元用於「因應氣候變遷縣市管河川及排水整體改善計畫」,確保治水工程刻不容緩。
在國防外交方面,總預算案也展現了堅定的決心。國防總預算達 9,495 億元,占 GDP 3.32%,向國內外展現台灣維護國家主權與區域穩定的能力。外交預算則增至 415 億元,以推動「總合外交」與「榮邦計畫」,進一步拓展台灣的外交空間。
卓榮泰表示,在預算資源有限情況下,他已要求各部會確實貫徹「零基預算」精神,檢討過去各項施政進度與效率,並嚴謹考量未來各項施政優先性及必要性,以持續推動各項福國利民政策。
最後他強調,面對全球政經局勢變化、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產業供應鏈重組與人工智慧科技日新月異的挑戰,行政團隊必須以更積極行動、創新思維,推動各項普惠大眾,有利國家向上發展的施政,以體現智慧產業策略、打造「AI 影響力大國 驅動台灣產業大躍進」為目標,奠定台灣邁向繁榮、永續發展的根基。
- 台股利多!現金流布局關鍵在?聽蕭碧燕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